第二十七章  诗斗

    秦淮河自古以来便是金陵的母亲河,历史上,无数文人才子在这里留下了灿烂篇章。

    大康太宗皇帝每年都会邀请文人才子,来到秦淮河畔吟诗作对,作出好诗之人,可以加官进爵,得到丰厚奖赏。

    久而久之,这便成为了大康一年一度的诗会。

    当陈凡来到秦淮河的时候,大康的达官权贵、文人才子们坐在河畔,身姿曼妙的女子站在船上翩翩起舞。

    午后,秦淮河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闪烁着粼粼波光。

    陈凡坐下,现场却响起了阵阵声音。

    “哎哟喂,这,这不是六皇子吗?他怎么来了?”

    “说起六皇子啊,就不得不提一句他十岁时创作的那首《飞雪》‘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我就奇了怪了,这种狗屁不通的诗他是怎么好意思写出来的?”

    “那可不能这么说,六皇子那可是神鬼一般的人物,指不定今儿会带来什么作品呢!”

    “神鬼?六皇子是瘟神还是扫把星啊?”

    “不,是丧气鬼,哈哈哈哈哈哈!”

    众人议论纷纷、哄堂大笑,现场充斥着欢快的空气。

    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侯爵,也毫不留情的讥讽起来。

    而康帝听到这些话,脸上嫌弃的神情愈发凝重,恰逢一只小鸟飞到康帝的桌上,俯身吃着瓜果。

    康帝急忙挥手驱赶了这只鸟儿,“不长眼的畜牲,这是你该来的地方么?”

    陈凡闻言忍不住冷冷一笑,康帝这是在指桑骂槐呢。

    “大康近年来诗坛衰弱,为激励天下才子,今日诗会夺得头名之人,奖赏诗圣杜岳庭的笔墨砚台一副。”

    康帝朗声说道,他这话一出,现场顿时一片沸腾!

    “陛下出手真是阔绰啊,诗圣杜岳庭是大康开国时期的诗人,终其一生留下了无数首青史名留、脍炙人口的诗作!杜岳庭是大康最出色的诗人,也是放眼整个华夏,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杜诗圣那首《观瀑》真真称得上是传世名作啊,一举奠定了诗圣的地位!他留下来的笔墨砚台,也自然是价值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