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我大隋军力,无异于如虎添翼。”
“军力?”
杨广重复了一遍,语气里多了些什么,“秦大人此言,正合我意。”
他上下打量着秦墨,那份审视让周遭的空气都紧了紧。
“秦大人胸中自有丘壑,本王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不虚。”
秦墨躬身:“殿下过誉,臣不过是尽些本分。”
“本分?”
杨广的笑意有些捉摸不透,“秦大人不必自谦。你的才能,本王信得过,将来必能为大隋立下更大的功业。”
话锋一转,他又道:“此地铁矿,干系甚大,绝不可走漏半点风声。秦大人,你可明白其中利害?”
秦墨心头一跳,垂首应道:“臣明白。定守口如瓶,绝不外泄。”
杨广这才像是放了心,伸手拍了拍秦墨的肩,话语也带上了期许:“秦大人,本王很看重你,莫要让本王失望。”
秦墨再次深揖:“臣,定不负殿下厚望。”
送走了杨广,秦墨站在原地,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这泼天的富贵,也是泼天的麻烦。
铁矿,足以改变大隋军力格局,这机遇背后,藏着多少双觊觎的眼睛?
如何悄无声息地将这块肥肉吞下,又能真正转化为国力,这棋,得好好下一盘。
……
几日后,工科院筹建会议。
秦墨站于堂前,为了这一天,他准备了许久。
工科院,是他计划中撬动这个时代的关键支点。
“诸位大人,”
秦墨声音清晰,传遍了整个厅堂,“设立工科院,意在集天下巧匠,研新器,改旧物,提效增产,富民强国!”
他语速不快,却字字用力:“我大隋疆域辽阔,物产丰饶,然生产之力,百姓之生计,多有困顿。究其根本,在技艺不精,工具陈旧。工科院若成,此局面,必将改观!”
稍作停顿,他接着阐述:“下官提议,工科院初立,当以新式农具、纺织机械为重。农具革新,可增耕作之效,多产粮秣;织机改良,能提纺织之速,贱布匹之价。此二事若成,百姓衣食必得改善,大隋国计,亦添活水。”
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