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石琨决定被撤,没过多久,秦墨便已得知石祗残部人心惶惶。
正为出路争论不休。
秦墨命人密切关注西部山区的动静,从斥候传来的情报中。
石祗残部虽然表面上按兵不动,但粮草辎重却在悄悄地向北方转移。
一些轻装简从的士兵也开始向北方渗透。
这些细微的举动,却清晰地勾勒出了石琨的意图折返襄国!
他们不知道的事,想必此时襄国已落入冉闵的手中!
秦墨自然是要把这支人马留在邺城的!
“石琨啊石琨,你终究还是嫩了点。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巍峨的太行山横亘在天地之间。
这里山势陡峭,峰峦叠嶂,怪石嶙峋,荆棘丛生。
一条羊肠小道曲折盘旋,绕山而行,宽不过丈许。
两侧皆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峭壁,猿猴也难攀援。
石琨率领残部踏入这条山路。
道路狭窄逼仄,马匹难以通行,只能弃马步行。
士兵们背着沉重的盔甲和粮草辎重,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跋涉。
山风呼啸,裹挟着潮湿的水汽扑面而来,令人瑟瑟发抖。
如此险峻的山路,自然极大地延缓了石琨撤退的步伐。
原本只需数日便可穿越的太行山,如今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这无疑为秦墨布置拦截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随着石琨一行人深入山谷,四周的气氛越发凝重。
在太行山脉沿途设下三道伏击圈,等着这支北撤的队伍。
跟彻底断绝石琨残部的归路。
石琨率领残部,军队士气低落,一路沉默不语。
“此地山势险峻,易守难攻,若是秦墨在此设伏,我等恐怕插翅难飞。传令下去,选几名身手矫健、经验丰富的斥候,先行一步,探查前路,务必查探清楚周围的地形地貌,是否有魏军军埋伏。”
几名斥候领命而去,身影很快消失在蜿蜒的山路尽头。
石琨则勒住马缰,停在原地,目光紧盯着斥候离去的方向,眉头紧锁。
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自己的预感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