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周边的友军,争取协同作战。”
“师长,就算能联系上友军,可各部队的作战计划和节奏未必能协调一致。到时候,反而可能出现混乱,让日军有机可乘。”李翔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
孙元良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李参谋,我明白你的顾虑。但如今局势危急,我们必须尝试。我们可以提前制定详细的协同作战计划,明确各部队的任务和行动时间。而且,我们还可以利用当地的地形优势,来弥补兵力和装备上的不足。”
这时,一直沉默的参谋长张平终于开口:“师长,我认为反扑之事,还需从长计议。我们可以先派出侦察部队,摸清日军的兵力部署和防线弱点,再做决策。同时,与友军的联络也不能放松,争取尽快达成协同作战的共识。”
孙元良看向张平,眼中露出一丝赞许:“参谋长说得有理。那就先按此执行。李翔,你负责挑选精锐侦察兵,尽快摸清日军情况;赵刚,你全力保障与友军的通讯联络,务必在最短时间内联系上薛岳将军等友军部队;王强和陈辉,你们协助参谋长制定初步的协同作战计划框架。”
众人纷纷领命,各自忙碌起来。孙元良再次望向地图上的淞沪,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前路多么艰难,他都要为国家和民族拼上这一回。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指挥部内一片忙碌景象。侦察兵们迅速集结,领取任务后悄然出发;通讯兵们紧张地调试电台,不断发出联络信号;参谋们则围在地图前,激烈地讨论着作战计划的细节。
黄昏时分,侦察兵们陆续传回消息。日军在淞沪的防线看似坚固,但在侧翼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而且,日军近期似乎在调整兵力部署,可能有新的进攻计划。
孙元良看着侦察报告,心中暗自思量。此时,赵刚也带来了与友军联络的进展:“师长,已经联系上薛岳将军的部分部队,但其他友军还在努力联络中。薛岳将军表示,若我们有详细可行的作战计划,他愿意考虑协同作战。”
孙元良微微点头:“继续努力联络其他友军。同时,加快作战计划的制定。告诉薛岳将军,我们会尽快拿出详细方案。”
夜幕降临,指挥部内的灯光昏黄而摇曳。参谋们还在为作战计划争论不休。王强主张从日军侧翼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