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大卫海曼在今年底就会成为奈飞的首席法律官,主管法律合规与ipo 筹备。
如果再加上未来的物流与运营效率的o威廉j亨德森,以及主管人才建设的帕蒂麦科德,就是奈飞的整个核心管理团队。
而ntl这边,依旧是ntl的三巨头:林枫、雅各布和伊莎贝拉。
很明显,奈飞几人也是认真调查过ntl的,也相信他们有这样的实力和意愿,所以大家一上来就展现了双方的诚意。
奈飞首先将今年的一些数据摆了出来。
奈飞用户数突破35万,较1999年的增长超10倍,而且用户留存率较高(订阅超过 6 个月的用户留存率显着提升)。
这些当然都是奈飞商业模式初步获得市场认可的标志。
所以,奈飞提出希望按照他们在2000年4月的e轮融资上的估值,也就是15亿美元作为基础估值。
这个估值林枫一方自然是不会认可的。
伊莎贝拉也摆出数据,包括2001年,奈飞预计全年净亏损约3900万美元。
而且,同期对标的企业,如亚马逊等互联网科技公司在2001年估值大幅缩水(纳斯达克指数较峰值下跌约70),现在奈飞想要使用去年纳斯达克指数峰值时的估值融资,显然是不合适的。
另外,伊莎贝来还将在圈内被当成笑话的,奈飞5000万美元卖身,却被百视达无情拒绝的事情来压价。
当然,大家也都知道,整体抛售和融资估值是两回事,但这不妨碍伊莎贝拉拿这件事作为参考,毕竟都说,最了解你的人只能是你的竞争对手。
因为是事实,奈飞也说不出反驳的话。
他们只能抓住客户的增长以及亏损主要源于用户获取成本高企和运营扩张,但用户规模的快速扩张被视为未来盈利的关键来支撑其估值。
突然,林枫打断了双方的唇枪舌战。
他没有继续纠缠这些问题,反而问道:“我想知道奈飞获得融资后的下一步运行策略,或者说你们将如何使用这笔融资。”
其实林枫问奈飞的未来策略并不突兀,这是一个有诚意的投资人的常规问题。
ceo里德哈斯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