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两个问题:
一是为什么流量明星的票房号召力明明有限,这个在后世出现了很多反面案例,但是为什么很多大导演仍然喜欢和流量明星捆绑营销呢?
二是为什么要“票房造假”?造假又不能创造利润,反而增加成本,为什么还要做?
如果想不明白这两个问题,就说明还是在用文化产品的标准看待电影,认为电影是靠品质内容,让观众心甘情愿买票的文化行业。
但在某些人眼里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于是就会出现一般观众看不懂的骚操作。
你只要换一个角度看,要把他看成资金盘的生意,目的是获取现金流,而不是票房。
用这个视角看待电影,很多神秘的问题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这对天恩传媒来说就没有必要,因为林枫天恩传媒的定位始终没变,就是靠制作优质内容取胜,把它当成实业来做。
至于说电影投资风险,这对于天恩来说是问题吗?
说句不好听的,只要林枫还在,只要林枫的记忆还在,天恩传媒注定要站在中国影视圈c位的。
林枫作为重生人士,如果连这点自信都没有,还用用抱团、金融资本运作这些腌臜的方式发展,还不如买块豆腐撞死得了。
李小萍见状也就不再对这个问题争论了。
毕竟现在的天恩与美亚仑也算是有深入合作,算半个自己人的经纪公司了。
虽然,这是以林枫这个老板私人的方式入股,获取的利润不会进入天恩的账面,而是老板单独分红。
但是,作为林枫几乎私有的天恩,这也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
于是,李小萍跳过这个话题,开始汇报近期的工作。
“如今,你去年底安排的影视剧都已经拍摄完成了,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