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获大奖只是占了题材的便宜,你怎么看?”
这才有有点娱乐节目的要,没有爆点怎么提升收视。
“首先我想说的是所谓的“有人”我不知道是谁,但我坚决认为每一位观众都有表达对电影喜爱与否的权利,他们当然可以更喜欢《刺秦》,这没什么。
但是,所谓的题材只是电影中作者表达的载体而已,哪种载体更能表达导演的思想就会用什么载体。而且大家都知道,戛纳电影节对于各种题材包容性是相当高的,不存在因为你拍摄的题材符合电影节就能得奖的问题,如果是这样,那戛纳电影节是不是太儿戏了。
我最后我想说的是,那些说《三只猴子》不好的观众,你们真的看懂电影了吗?”
刘义伟马上接话道:“那林导你自己对《三只猴子》的评价如何,有没有什么缺点呢。”
“我当然非常满意自己这部电影,但是让我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自夸,我还真有些羞涩。
但是对于一些资深影迷,我在这里也会给出一些观影的建议。
你们在观看《三只猴子》时,除了注意故事情节中人性道德的讨论外,可以注意一下电影的视觉呈现包括:电画面构图、光影运用和色调选择上的特色。还有如何用大量固定镜头和摇镜头营造出压抑、逼仄的环境氛围;用门框构图将角色间隔离,在不同时期使用背光处理和发黄的配色,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压抑感和孤独感的镜头;大远景、全景和特写的交替使用等方面。
还可以注意电影的声音处理,海浪声、风声等自然音效以及火车轰隆声等环境音效的运用;同时,去除环境音的超现实处理手法等等。
这些才是我获得最佳导演奖的真正原因,而不是只有题材选择方面。”
林枫忍不住,说了一些比较专业的电影观影方向,虽然这些都不是普通观众能够理解的,但是文艺片嘛,起码逼格要拉起来。
刘义伟一直将话题引导到《刺秦》与《三只猴子》对比上,虽然这两部电影都在戛纳获奖,又同在暑期档上映,节目需要一些爆点,林枫是可以理解的。
但理解归理解,林枫可不会明知是坑还往里跳,与陈诗人交恶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虽然不怕,但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