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的十倍!”但很快有网友扒出,这些公司的技术参数在星宁的标准下仍显逊色。
招聘热潮持续发酵。某建筑职业院校的校长亲自带队前来,与星宁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我们的学生能参与未来之城建设,这比任何课本都珍贵!”更有海外华人工程师发来视频简历,一位在新加坡工作的结构专家用流利的中文说道:“我研究了星宁的量子建筑算法三年,希望能加入这场改变时代的工程!”
深夜,我站在工地临时搭建的观景台上,看着量子建造机器人组成的“钢铁军团”在夜色中穿梭。陈大龙的龙耀公司正在调试他们的纳米打印设备,蓝色激光在盐碱地上投射出未来别墅的轮廓。手机弹出消息,大伯发来语音:“知意,市委已经把未来之城列为‘北方振兴一号工程’!”
此时,全息屏突然弹出招标结果倒计时。五家竞标公司的实时分数在排行榜上激烈跳动,陈大龙的公司凭借“纳米蜂巢结构”暂时领先。当倒计时归零,系统宣布中标者的瞬间,工地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龙耀智能建造公司以987分的绝对优势拿下项目。陈大龙红着眼眶给我发来消息:“沈总,是您的书和星宁的平台,让我这个曾经的‘恶人’,有了改写人生的机会。”
老祖宗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未来之城的工地上,科技不仅重塑着建筑的高度,更照亮了无数人走向光明的道路。这场由高薪岗位、巨额招标和人生蜕变交织而成的变革,正磅礴之势,书写着北方经济崛起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