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5日,一则关于港城保姆薪资待遇的短视频在阿台地区的社交平台疯狂传播。视频中,星宁别墅区的保姆王姐站在200平的智能宿舍里,身后的全景落地窗正播放着维港夜景,机械臂管家自动将洗好的水果装盘。“每月20万港币,年终奖按项目分红,宿舍里连无土栽培的草莓都能随便摘!”她对着镜头展示手机里的工资到账短信,“工作满一年,这套房就能免费住!”
这条视频的点击量在三小时内突破500万,评论区瞬间被“凭什么”“不公平”的留言刷屏。阿台某家政论坛上,一位从业十年的资深保姆发帖痛陈:“我在台北富人区工作,月薪不到3万新台币,每天工作12小时,住的还是狭小隔间!”她的遭遇引发数千人跟帖,话题很快演变成对阿台家政行业低薪高压现状的集体声讨。
阿台的家政公司首当其冲。“老板,我们要涨工资!”数十名保姆围堵在某老牌家政企业门口,举着写有“星宁能给20万,你凭什么只给3万”的标语。企业负责人焦头烂额地解释:“星宁背后是科技巨头,我们哪有这样的财力?”然而抗议声浪愈演愈烈,甚至有员工当场辞职,收拾行李直奔机场。
与此同时,星宁的招聘邮箱再次被挤爆。阿台地区的应聘者不仅有经验丰富的家政从业者,还不乏家政专业的大学生。“我学了四年家政管理,却只能在阿台做廉价劳动力。”一位台湾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在求职信中写道,“星宁的智能家政体系,才是我理想中的职业舞台。”
港城与阿台之间的航班出现戏剧性一幕:往常飞往阿台的机票打折都无人问津,如今前往港城的航班却一票难求。某航空公司紧急加开航班,空姐们惊讶地发现,经济舱里坐满了拖着行李箱、带着家政资格证书的保姆。“你们去港城做什么?”有人好奇询问。一位中年妇女笑着举起手机:“去当‘百万年薪保姆’!”
阿台当局不得不介入。在立法机构的质询会上,劳工部门负责人面对议员的质问,额头直冒冷汗:“星宁的模式涉及高端服务业与科技融合,传统家政行业确实难以复制……”然而民众并不买账,街头游行队伍高举标语:“我们要尊严,不要廉价劳动力!”
这场风波很快惊动了阿台的商业巨头。某电子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