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自动推荐符合健康数据的菜品;机械臂厨师颠勺的火光中,纳米级调料精准入锅。“这红烧肉的火候,比我妈做的还地道!”来自四川的记者小张惊叹道,碗底的智能芯片正同步分析营养成分,并上传至员工健康档案。
夜幕降临时,宿舍区的空中花园亮点星光。记者们围坐在量子篝火旁,分享着一天的奇遇:有人用星芒摄影机记录下科技峰会的黑科技产品,视频播放量破百万;有人跟随无人机拍摄到长城的量子灯光秀,画面被央视转载。“在星宁,连日常都像科幻电影。”一位记者在星动短视频发布vlog,镜头扫过身后自动变形的智能躺椅,“明天,又会有什么惊喜?”
此时的星宁总部大楼顶端,沈知意望着城市的灯火,打开量子通讯器:“启动‘全民记者’计划,让这些顶级设备,成为每个人记录时代的眼睛。”一场由科技驱动的传媒革命,正以星宁为中心,悄然改变着信息传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