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调节新风配比。“沈总,世界500强企业已有327家提交入驻申请。”助理调出数据面板,“谷歌、特斯拉特别要求定制量子计算实验室。”
大厦的地下室80层,才是整座建筑的“科技心脏”。星宁的量子服务器集群整齐排列,液态冷却系统发出轻微嗡鸣;智能运维机器人沿着轨道巡检,通过ai算法预测设备故障。更令人震撼的是,这里暗藏一座微型“能源工厂”——地热发电装置利用地下5000米的热能,结合光伏储能系统,确保大厦全年零外购电力。
在星宁与万达联合举办的招商发布会上,全球资本的目光聚焦于此。沈知意站在全息舞台中央,身后的虚拟城市模型不断生长:“这里不仅是写字楼,更是一座‘生态智都’。”她展示着园区的智能管理系统:商场的ai导购能根据顾客脑电波推荐商品,住宅区的智能安防系统可识别01毫米的异常震动,别墅区的私人农场甚至能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有机蔬菜全球直供。
“我们测算过,”王健林补充道,“这座园区在未来十年内,将带动超万亿产值。”他调出经济模型,物流、科技、金融等产业如齿轮般精密咬合,“万达的商业资源与星宁的科技实力结合,就是一台永不停歇的财富引擎。”
消息传出,资本市场沸腾。星宁集团的股票开盘即涨停,市值突破2万亿;万达的商业地产板块也迎来暴涨。更戏剧性的是,原本冷清的五环外区域,房价一周内飙升300,投资者们疯狂抢购商铺与公寓,连周边的农家乐都被改造成科技主题民宿。
然而,沈知意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在集团战略会议上,她启动了“星辰计划”:“以环保大厦为核心,我们要在五年内建成一座容纳50万人的智慧城市。”全息投影中,地铁、磁悬浮、低空飞行器构建起立体交通网络;垂直农场、量子医院、元宇宙学校错落分布。“这里将成为全球科技企业的朝圣之地。”她的手指划过虚拟城市的天际线,“让世界看看,中国不仅能打破技术封锁,更能创造新的文明形态。”
夜幕降临,环保大厦的光伏幕墙变换着绚丽色彩,与量子高速路上的流动光影交相辉映。沈知意站在顶层观景台,看着智能无人机群在夜空中拼出“星宁未来”的字样。手机震动,传来最新数据:新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