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挣三十文;王氏出摊每天能挣四十文。

    一个青壮,扛一天大包勉勉强强才能挣上三十文。

    这么一想,两人也不再纠结,衣服哪个女人都会做,可她们是能赚钱的,想着想着,自豪感油然而生。

    “那咱们找谁?”王氏回忆了一遍村里妇人的手艺,“要不找你二婶和她家儿媳妇,年轻的时候你二婶干活就细致。”

    “都行,我没意见,那这件事就交给娘了。”陆雪对做衣服这事一窍不通。

    王氏点头应下,自从开始做生意后,王氏的胆子大了许多。

    见到陌生的人也能搭上几句话,再加上吃得好,睡得好,整个人的气质与之前那畏畏缩缩的样子截然不同。

    每次王氏快回来的时候,谢老头都在门口守着。

    本以为事情说完了,龙凤胎正准备收拾碗筷,却被陆雪拉住。

    “还有一件事,我想送孩子去读书。”

    这话一出,屋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读书啊,谢老头的眼眶开始泛红,他想起离家的二儿子了。

    当年他读书可出色了,可惜,自从他爷爷过世后,二郎就再也没碰过那些书。

    王氏神不守舍地说道:“读书很费钱的。”

    他们足足干了五年才还清谢大海所谓的债务。

    “没关系,我这里有。”陆雪说道。

    最近她赚了一百多两银子,要不是有一部分送给村里了,还会更多。

    家里还有十几张狼皮没卖呢,早食摊子又每天都有收入,供两个孩子读书绰绰有余。

    “我跟人打听过,都说镇上的郑秀才启蒙教得最好,咱们找个时间去拜访一下。”

    陆雪最开始以为镇里有学堂,打听后才知晓镇上只有两个秀才,都是在自家开设私塾。

    “郑秀才啊,他是个好人。”谢老头的语气带着些怀念,当初分家谢远山请的就是他。

    “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后天咱们就去,明天先去镇上给青山买套新衣服,再买些笔墨纸砚。”

    陆雪一锤定音。

    谢青山激动得小脸通红,他也能读书了呢,他一定要好好学习,到时候跟二嫂一起做生意。

    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