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仙光给李治一本唐史就要了五千点气运值,而给朱由检部的资料却涉及明史和清史两部分还附带后世分析评价。
这其中原因。
就是因为李治本身只是唐朝严格意义上的第二位皇帝,其所处时代还可以算是唐朝初期。
一本唐史涉及前后数百年的信息,其中大部分对于李治来说都是未来资讯。
而朱由检这边已经处于明末时期了,单给他一本明史的话大部分信息都是过去历史,对如今的他意义不大
因此,陈元仙才选了给他明末和清初涉及两个朝代的历史。
至于额外附带的后世之人评价分析,主要就是因为陈元仙实在太看不下去朱由检的愚蠢了,怕他单纯看史书还看不出问题在哪。
因此,借那些后世之人的分析评价,来尝试点醒他。
不是有个说法叫事后诸葛亮么,那至少也是比拟诸葛亮了。
让朱由检借助这些信息,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看能否逆天改命。
随后,陈元仙又继续向朱由检介绍了关于气运值的信息。
朱由检明了气运值重要性之后,一时间也是极为纠结。
不过他沉吟一会后还是点点头答应:
“好,那就依照陈店主所说,以气运值五千点交易吧。”
朱由检本身气运值就少,而在知道气运值重要性后还同意交易,就是因为他本身太穷了。
虽然他也可以选择用所拥有的钱财转换成财富值来交易,但是财富值和气运值的转换比例太高了。
财富值一百点才能转换气运值一点,五千点气运值就相当于五十万财富值了。
而朱由检在位时期,大明朝廷又是出了名的穷,他抽取整个国库的钱财都可能兑换不出五十万财富值。
而一下子抽光大明国库钱财,也会导致大明朝政出大问题,可能比他气运值减少五千点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
都别说朱由检了,哪怕是上一次的李治,他都不敢直接抽用一百万财富值代替一万气运值来付账。
陈元仙随后点点头道:。
“好,那这次交易就先这样吧。你回去将我给你的信息了解透彻了,以此制定相关计划,后续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