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泛起层层涟漪。
户部尚书唐善识,身着紫袍,袍角绣着精致云纹,迈着方步从容出列。他身形微胖,面容和蔼,神色间却难掩忧虑。唐善识双手抱拳,深深作揖,抬头望向龙椅上的李承乾,语气诚恳:“陛下,我朝历经吐蕃一战,虽大获全胜,扬我国威,但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役耗费钱粮无数,致使国库空虚。如今百姓亟待休养生息,恢复生产。若此时再兴兵征伐大小勃律,恐国力难以承受。且连年征战,民力疲惫,若因战事加重赋税,恐生民怨。还望陛下以民生为重,暂且放下征伐之念,徐徐图之,待国力强盛,再做定夺不迟。”说罢,微微低头,目光中满是恳切与忠诚。
此时,兵部尚书姜恪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昂。他身着戎装,铠甲在烛光下闪耀寒光,腰间悬挂的长剑,剑柄上镶嵌的宝石熠熠生辉。只见他大步流星,跨前一步,身姿挺拔如松,抱拳朗声道:“陛下,臣以为户部尚书所言虽有道理,但却过于保守。大小勃律地势险要,犹如西域之咽喉,若不早日使其臣服,任由其坐大,日后必成我大唐心腹大患。我大唐铁骑,纵横天下,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小小勃律,何足惧哉!今若示弱于彼,四方蛮夷必定轻视我朝,以为我大唐可欺,边疆从此永无宁日。陛下,此时正是彰显我大唐天威之时,万不可错失良机!”说罢,双目圆睁,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一脸的慷慨激昂,仿佛此刻便要奔赴战场,斩敌于马下。
李承乾听闻,微微皱眉,那眉头如两座紧锁的山峰。他的目光在群臣脸上一一扫过,试图从他们的神情中探寻更多的见解。
此时,于志宁迈着稳健的步伐出列,他神色凝重,拱手说道:“陛下,诸位大人所言皆有其理。然勃律地势险要,四周群山环绕,尤其是帕米尔高原一带,常年冰封雪冻,行军极为艰难。若要出兵,夏季方为适宜之时,一则气候相对温和,利于行军;二则粮草补给相对容易。且出兵之后,务必速战速决。否则,一旦陷入持久战,我军恐因补给困难、气候多变等因素,陷入困境。”
李承乾听闻,陷入沉思。他深知于志宁所提困难皆切中要害,然而大小勃律问题又迫在眉睫,不容拖延。片刻后,李承乾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道:“于爱卿所言极是,行军之难,朕亦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