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告知他,已为他备好了粮草船器,眼下只待他去丹杨募兵后,便能带着兵马与他聚首,一同南下了。
孙策认真看完信帛,眸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手中紧紧握着那张信帛,仿佛一件沉重的宝物。
他热血沸腾,拍案道:“吾得公瑾相助,何愁天下不得乎?”
席下的桥越闻言便知是周瑜传来了喜讯。
他高举手中酒盏,朗声笑道:“越在此预祝伯符得偿所愿。”
孙策举起酒盏与桥越遥遥相碰,一饮而尽。
他放声大笑道:“子景此言虽尚早,然事在人为,眼下天下大势未定,吾等只需因势利导,谋势而动,何愁在这乱世中无一席之地也?”
说话间,他的眸中星火如炙。
“伯符所言极是,顺势者昌,逆势者亡,唯善谋势者方能抢占先机,事半功倍。来日若有吾等能相助之事,伯符尽管开口。”桥越斩钉截铁道。
他此言便是在向孙策表明了桥府的立场,孙策与周瑜所谋之事他早已明了。
再者,他的两个阿妹又将嫁与这二人。
他的父亲早已同他说过,观这二人绝非等闲之辈,他日必能在这乱世中有所作为。
是以即便明知孙策与袁术不合,他仍放任桥越与他二人相交。
孙策也听出了桥越的话中之意,便遥举酒盏与他道谢。
又忆起昔日与周瑜相交之事,心中感慨。
他置下酒盏,投目窗外,缓言道:“你可知,当初吾父忽逢意外故去,我一度心灰意冷。便是在此彷徨之际,公瑾在吾父墓前将吾痛骂一番,并起誓定要护我阖府安危,助我夺回父亲用命护住的将士们。”
“那时他的一席话使我在悲痛之余,如醍醐灌顶。”
他继续正色道,“吾父惨遭意外,我身为长子,却无所作为,成日在他墓前痛哭,借酒消愁,可又能如何?不过叫父亲死不瞑目罢了。”
“至此,我决意誓要为父报仇血恨,建功立业,让吾父泉下瞑目。”
“若非公瑾一路相助,我不知要费多大之气力方能走到今日。他于我有连襟之情,亦有再造之恩!”
他又深饮一口酒,眸中似有泪光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