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资金支持技术革新。我已经做了初步了解,如果我们的方案足够完善,最高可获得70的资金支持。”
王副厂长一愣,没想到这年轻人早有准备。
紧接着,主管生产的鲁副厂长也表示担忧:“这么大的系统改造,必然影响生产。我们现在任务紧,指标重,停产改造的风险太大了!”
郭绍华轻轻点头,似乎十分认同这个观点:“鲁厂长考虑得非常周到,生产任务确实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他翻开文件夹,取出一张折叠的图纸,展开在会议桌上:“所以我特别设计了这套"不停产改造方案",和先前的鼓风机改造一样!”
图纸上详细标注了各个改造节点的时间安排和人力配置,几乎完全避开了生产高峰期。
“我们采用模块化设计,分批次实施,确保改造期间生产线正常运转。事实上,按照这个方案,改造期间我们的产量不但不会下降,反而有望提高5-8。”
鲁副厂长难以置信地盯着图纸,一时语塞。
会议室内的气氛渐渐向郭绍华倾斜,甚至有人开始小声议论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就在这时,坐在角落里除了开始问了问题后就一直没有发言的罗副厂长站了起来。
老罗是厂里的元老,当年也是从技术科科长的位置走上来的,资历比杨厂长还深,思想保守,一向反对大动作改革。
他咳嗽两声,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质疑:“郭绍华同志,你的技术能力全厂是有目共睹的,这一点我不否认。”
“虽然我也是从技术科科长的位置走上来的,但是平心而论,论技术,十个我也比不上你!”
老罗扶了扶眼镜,声音提高了几分:“但是,目前国家下达的任务重,全国都在组织生产,这些细支末节的东西,说句不好听的,有这个精力不如多炼几吨钢!我建议,此事需要从长计议,不能头脑发热!”
他目光扫过全场,似乎在寻求支持,会议室气氛瞬间变得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