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的数字,让会议室内瞬间寂静无声。
郭绍华的语气依然平和,却像一把锤子,一下下敲在在场每位领导的心上。
“我们每年为这些浪费,多支付十六万元。”
他停顿了一下,环视会议室,几乎每个人都低头看着手中的材料,表情凝重。
郭绍华嘴角又挂起那抹若有若无的微笑,切换到下一张图表。
“接下来,我将介绍我的优化方案。”
声音不紧不慢,郭绍华开始展示他的蓝图:高炉余热回收发电系统、智能化能源监控调度平台、分步实施的水资源梯级利用改造……
每一项方案都配有精心设计的原理简图和详尽的预期效益分析。
“总体而言,这套系统完全建成后,可实现节能32以上,减排50以上,综合生产成本下降145,年节省资金约13万元。”
会议室内,几位技术背景的领导已经坐不住了,特别是分管技术的罗副厂长,几次打断郭绍华的讲解,迫不及待地询问具体细节。
“这个余热回收系统的换热效率如何保证?”
郭绍华从容应对:“我们采用新型高效板式换热器,热效率可达85以上,并且——”
“这个监控系统是自主研发还是外购?”老刘又问。
“核心算法是我基于东北工学院能源系统优化理论自主开发的,硬件部分则计划与沈阳仪表厂合作。”
杨厂长坐在主位上,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明显,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
好啊!这套方案若能实施,不仅能让红星轧钢厂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还能为他的政治前途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质疑的声音很快响起。
分管财务的王副厂长紧锁眉头:“郭科长,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光这套系统的初期投入就需要数十万!我们厂刚完成鼓风机改造,资金链已经很紧张了,哪来这么多钱?”
郭绍华面对质疑,依然保持微笑:“王厂长说得对,初期投入确实不小。”
他声音轻柔,仿佛在和老朋友聊天:“但这恰恰是为什么我们必须现在行动的原因。”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政策,冶金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