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答问题时,条理清晰,自信满满,已经颇有几分技术骨干的架势。
“大家看,就是这种黑色的板材,有一定柔韧性,背面有特殊粘合剂。”周正平演示着。
“操作的时候,关键是要清理干净粘贴面,保证完全贴合,不能有气泡……”
培训持续了好几天,分批次进行,确保每个参与改造的工人都掌握了基本要领。
改造工作按照计划,分阶段实施。
先从问题相对不严重,改造难度较低的几台高炉开始。
一时间,各个车间都响起了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和打磨声。
技术科的人员分散到各个现场,进行指导和监督。
郭绍华更是忙得脚不沾地,每天都要把所有改造点巡视一遍。
“郭科长,您看这样贴行不行?”
“不行,边角这里要压实,不能留缝!”
“郭科长,这个旧的固定螺栓有点滑丝了,怎么办?”
“马上更换新的!安全第一,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
随着第一批高炉改造完成,效果立竿见影。
再次启动鼓风机时,那熟悉的,令人心悸的巨大轰鸣和震动,明显减弱了。
虽然依旧有噪音,但已经从刺耳的咆哮,变成了可以忍受的低沉嗡鸣。
“嘿!还真管用!”
“声音小多了,站在这儿耳朵不那么难受了!”
“地面也不像以前那样,震得脚底发麻了!”
工人们惊喜地议论着,脸上的表情从将信将疑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满意。
工作环境的改善,是最直观的感受。
周正平负责的二号高炉改造点,遇到了一个小麻烦,一块阻尼板的尺寸稍微有点偏差,装不进去。
他没有立刻去找郭绍华,而是拿着图纸和卡尺,仔细测量、计算,然后果断地指挥工人对板材进行了精确的切割打磨。
问题顺利解决。
郭绍华看到后,赞许地点了点头。
这小子,真的成长起来了。
改造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捷报频传。
厂里的宣传栏上,贴满了表扬技术科和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