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工作室的窗户,洒在堆满乐谱和文件的办公桌上,叶凌坐在桌前,仔细审阅着音乐治疗课程的教案。经过上次成果展示活动后的风波,团队成员们愈发珍惜得来不易的发展机会,每个人都鼓足了劲,想要把音乐治疗项目推向新的高度。
“叶老师,这是几个社区反馈回来的意见,他们希望课程内容能更加贴近老年人的喜好。” 小李抱着一叠文件走进办公室,放在叶凌面前。
叶凌翻开文件,认真看着上面的反馈:“嗯,老年人确实有他们独特的音乐需求,我们得好好调整一下课程设置。对了,卡洛斯那边的作品打磨得怎么样了?”
“卡洛斯老师这几天都在和巴图老师通过视频交流,他说已经找到了新的灵感突破口,作品越来越有感觉了。” 小李脸上洋溢着兴奋,“我昨天路过排练室,听了一段他的演奏,真的太震撼了,那种融合的音乐风格太独特了。”
叶凌点点头,眼中满是欣慰:“卡洛斯的音乐天赋加上巴图老师的指导,相信他们一定能创作出了不起的作品。这不仅对他个人的音乐事业有很大帮助,也能为我们的音乐治疗项目注入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李洁正在另一间办公室里与志愿者们讨论如何更好地与特殊儿童沟通。志愿者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自己在实践中的经验和困惑。
“有些孩子特别抵触与人接触,就算播放音乐,他们也只是躲在角落里,根本不参与。” 一位年轻的志愿者皱着眉头说道。
李洁耐心地听着,然后说道:“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特殊儿童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去引导。我们可以尝试从他们感兴趣的音乐类型入手,慢慢打开他们的心扉。比如说,有些孩子可能对节奏强烈的音乐更敏感,我们就用这种音乐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后再逐步引导他们参与互动。”
正说着,叶凌走了进来:“大家讨论得怎么样了?我来听听。”
李洁将刚才的讨论内容向叶凌汇报了一遍,叶凌思考片刻后说:“我觉得我们可以组织一次特殊儿童音乐创作活动,让孩子们自己参与到音乐创作中来,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又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志愿者们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