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5月23日,北京邮电部大楼。
谢一扬站在电梯里,手指轻轻敲击着公文包。电梯镜面映出他一丝不苟的西装和微微上扬的嘴角。今天这场会面,将决定扬帆集团能否在程控交换机市场撕开一道口子。
“叮“的一声,电梯停在8楼。走廊尽头那间办公室的门牌上写着“张建国“三个烫金大字——邮电部通信设备管理司司长。
“谢总,久等了。“张建国从文件堆里抬起头,金丝眼镜后的眼睛眯成一条缝。他五十出头,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白衬衫的领口别着一枚朴素的党徽。
谢一扬微笑着递上一个牛皮纸袋:“张司长,这是我们武汉工厂的技术参数和检测报告。“
张建国接过文件,随手翻了翻,目光却停留在纸袋底部那个鼓鼓的信封上。他不动声色地将信封滑进抽屉,脸上的笑容真诚了几分。
“谢总的国产交换机,部里很重视啊。“张建国推了推眼镜,“最近国务院刚下发文件,要求优先采购国产通信设备。“
窗外,五月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谢一扬端起茶杯,热气氤氲中,他仿佛看到了未来几个月全国邮电局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张司长,上海贝尔那边“谢一扬故意欲言又止。
“外资企业嘛,要服从国家大局。“张建国从抽屉里取出一份红头文件草稿,“下周一,这份《关于优先采购国产程控交换机的通知》就会下发到各省邮电管理局。“
谢一扬扫了一眼文件,第三条明确写着“各地邮电局采购交换机时,国产设备占比不得低于60“。他嘴角的笑意更深了——这正是他上周在电话里向张建国提出的数字。
“对了,“张建国突然压低声音,“你答应我儿子的那件事“
“张公子去斯坦福留学的手续已经办妥了。“谢一扬从内袋取出一张银行卡,“这是第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密码是他的生日。“
张建国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手指微微发抖地接过卡片。他儿子高考落榜后,已经在家颓废了两年。现在,谢一扬不仅安排了美国名校,还承诺毕业后直接进入扬帆集团美国分公司。
“谢总放心,“张建国挺直腰板,“文件下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