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电话那头传来翻文件的声音,“徐明要是敢举报,先查他偷税漏税。“
挂断电话,谢一扬转向监控屏。画面里,林小军正带着两名“记者“参观长飞实验室——实则是谢一扬安插的商业间谍,专门去拍上海贝尔可能“借鉴“的技术细节。
“老板,上海贝尔的律师函到了。“张铁柱递来一个烫金信封。
谢一扬看都没看就扔进碎纸机:“回复他们,愿意以八百万授权费和解。“
“他们会接受吗?“
“由不得他们。“谢一扬冷笑,“告诉《科技日报》,准备发《民族企业突破外国技术封锁》的专题报道。“
当天深夜,上海某高档小区。
徐明在书房里疯狂比对论文和专利文件,终于在一篇德国《光学通讯》上找到了决定性证据——长飞的“创新专利“竟然整段抄袭了三年前发表的论文数据!
他颤抖着拨通律师电话:“找到了!铁证!我们明天就“
话音未落,书房玻璃突然爆裂。徐明还没反应过来,一辆失控的渣土车已经撞进别墅一楼。轰然巨响中,书架砸向他的后背,那些辛苦搜集的证据在汽油泄漏引发的火灾中化为灰烬。
次日清晨,《长江日报》头版刊登了谢一扬与专利局王处长的握手照片,标题赫然是《中国光纤技术突破国际垄断》。而报纸中缝的简讯栏里,则有一则不起眼的报道:《昨夜车祸致一死,疑似酒驾》。
扬帆大厦顶层,谢一扬站在落地窗前,看着朝阳将东湖染成血色。张铁柱的机械臂递来平板,显示着瑞士银行到账通知:800万专利授权费已由上海贝尔支付。
“徐总监的追悼会什么时候?“谢一扬突然问道。
“明天上午十点。“
“送个花圈。“谢一扬转身走向电梯,“就写"天妒英才"。“
电梯门关闭的瞬间,监控屏上跳出一条国际新闻:美国康宁公司宣布对中国光纤企业发起专利诉讼。谢一扬看着那条新闻,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的专利地雷阵,才刚刚开始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