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神经元,是因为它们的外形与玫瑰果很像,相比传统的神经元,它们拥有较长的轴突和更多突触连接”刘阳的解释越来越专业,越来越学术。
很快,不是从事脑神经方面相关工作的专家们已经听不懂了。
纷纷一脸懵圈的盯着主位上的刘阳,这是个大四的学生?还是搞软件的?现在的学生跨学科都这么牛了吗?
而现场的几位脑神经专家从开始的还能开口和刘阳互动,到现在已经变成了刘阳单方面的在讲,而这几人在疯狂的做笔记。
几人的手机都开着录音功能,放在了刘阳的桌子上。
“哦,原来是这样啊,突触信息传递所需的分子机制是完全不同的,难怪我们的试验总是报错,原来是机制的问题。”刘阳刚讲完一段,突然一位正在做记录的脑神经专家听着刘阳的话,激动的道。
“就是、就是,不同的脑皮层细胞,信息传递的机制完全不同。按照刘阳的讲法,玫瑰果神经元在大脑的认知过程有着关键性作用。天啦,这可是了不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啊。”另一位脑神经专家也大声喊道。
其他不懂脑科学的专家们更懵了,怎么就技术突破了?
主位上的钱老和郭司令面面相觑,这刘阳,比他们预估的还要了不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