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现在先说说吐蕃的事吧。”
房玄龄看着李恪,最后无奈点头。
心里暗想,以后还得在朝堂上提,得让李恪知道这事儿有多重要。
除了粮食,攻打吐蕃最要紧的就是兵。
大唐的士兵到了吐蕃高原,都会有高原反应。
所以只能从那些同样是高原的地方调兵。
“安西、剑南道,那边的士兵大概有多少?”李恪接着问。
李靖想了想,道:“安西大概有五万,剑南道的少一些。”
李恪这么问,是因为安西跟吐蕃的气候差不多。
适应了安西的环境,吐蕃也就差不多能适应了。
剑南道那里的士兵也是高原人,适应能力强。
李恪心里默默盘算,这点人手不够。
“兵部把两地的精兵都调过来,再从降兵里挑出一万人重编,组建攻打吐蕃大军。”
“把军粮先通过水师运到交州,大军从交州出发,然后沿着大江北上,攻占墨脱,最后打下吐蕃王城。”
选这条路进攻,是因为李恪知道历史上大唐打吐蕃的路线有问题,唐军适应不了。
但要是从低一些的地方,比如墨脱,往吐蕃内地进攻,难度就小多了。
大唐的将领们虽然不太明白这里面的门道。
但听到李恪打算沿着河谷进攻吐蕃,也就不那么反对了。
他们都知道吐蕃地形高,不容易打。
河谷地形低,肯定容易一些。
王子虎:“末将手下的兵说过,吐蕃地形太高,不是本地人很难适应。我们大唐将领都没这经验,统帅怎么选?”
李恪一听到这话,也是有点头疼。
他知道对方说的不假。
大唐的将军虽然多,但能适应高原气候的,可能没几个。
李靖等人年龄太大,高原反应起来,可能救都救不了。
万一出了事,就麻烦了。
其他年轻的将领,比如苏定方等人资历不够,突然提拔到这么高的位置,恐怕不合适。
剑南道、安西的将士们,也没有谁能担当十万人主帅的能力。
李恪正犹豫不决,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