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又能往辽东移民多少呢?
所以,现在看起来,杜荷的这个办法倒是挺有效的,让百姓自发去辽东,这样也能减轻中原人口压力。
只是,这件事就算要做,也不能让朝廷出面,不能搞官方宣传。
李恪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
好像散布谣言是最有效的手段了。
之前的淘金,不也是这么干的?
打定了主意,李恪就喊来一个亲兵,吩咐了几句。
没过多久,谣言就传开了。
甚至还有一些宣传画在私下流传。
不过,就算知道了,关中人也并没有特别激动。
他们心里的傲气还是有的。
再说,虽然这两年关中气候不好,收成不行。
但他们也相信这只是暂时的,何况还有朝廷撑着呢。
何必跑到辽东去?
他们又不是真的走投无路了,非得跑到万里之外。
所以这件事,对关中百姓来说,也就是多了一个聊天的话题。
但时间一长,这些传言和夸张的图画流传到关外后,情况就有点不同了。
以前延津金矿的消息就像一阵风一样,吸引了不少盗匪。
但普通人很少有跟着去的。
黄金虽然诱人,也要想想自己也没那个能力守住淘出来的金矿。
想来想去,还是留在本地靠谱,至少不会被饿死。
但现在,从关中传来的消息让那些关外失地农民坐不住了。
他们辛苦一年赚不到什么钱。
现在听说饶乐那边有机会,惊喜地发现,原来还有别的出路。
朝廷招募移民的消息已经宣传一年了。
政策写得清清楚楚,去饶乐的人要和屯垦兵团一起干三到五年。
朝廷提供农具,要求就是加入兵团后,得为朝廷免费干上几年。
种出来的粮食除了自己用的,剩下的都要交给朝廷。
年后,再分土地,一家能分到一到三百亩。
这个政策也能理解,毕竟朝廷给了东西,不能让朝廷亏本嘛。
但去年去了饶乐的人没消息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