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 第145章 不适合种地(2/3)
吴国公和卢国公各带三万精兵,去营州前线。水师将军长孙冲,在平州准备好足够物资,随时准备开战。”

    李恪清楚,光这六万人还不够。

    现在吐谷浑在辽东势力强大,不能小看。

    营州那边因为吐谷浑的骚扰,现在还是一片狼藉。

    守军人数也不够,得调动其他部队。

    王子虎和刘六也应该在大战中好好展示一下他们的军事才能。

    “再让王子虎二人带十万大军,驻守平州。”

    在殿里候命的张大达闻言,暗自吃惊。

    那么多大军,吐谷浑怎么可能挡得住?

    这回,家仇有望得报了!

    李恪又看向张大达,带着点好奇问道:“是你发现了黑水流域的金矿么?”

    张大达恭敬点头:“是”。

    “那你详细给朕说一说,黑水流域和整个辽东的情况怎么样?适不适合种地,能不能养活朝廷的驻军?”

    张大达一点也不敢马虎,把辽东的情况详详细细地告诉了李恪。

    他心里其实挺感激李恪的,要不是李恪掌权后,向辽东派了一批少府工匠,教他们建火炕,还有预防冬季雪盲的小技巧,冬天不知道会要了多少人的命。

    就算是营州守军,也不愿意再去延津,那里实在太冷了。

    李恪心里有点得意,但他知道,这些只是稍微改善了当地军民的生活。

    要想在辽东真正扎根,还得看这里适不适合种地。

    如果能种田,那就是一个好地方。

    李恪记得后世对辽东的评价,是种田的理想之地。

    但是,张大达的说辞,让李恪的心凉了下来。

    当前的辽东,和他记忆中的完全不同。

    张大达说,当地只能种植高粱,而后世的高粱亩产数据李恪并不了解。

    但他很清楚,没有大规模种植的作物,产量必然不高。

    辽东现在的高粱亩产最多三百斤。

    这样的产量根本无法维持一个家庭的生计。

    至于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现在还是一片沼泽。张大达沿途经过黑水下游,都是泥泞的沼泽地。

    他还提到,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