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水东流 > 第11章 督师蒙冤与朝堂暗流(1/7)
    我与三桂一路追随袁崇焕,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抵达京城述职。

    本满心期许能与袁督师一同面圣,将辽东战事的谋划之精妙、艰辛之种种,详尽且诚挚地向圣上阐述,盼着能为边疆局势的转机赢得契机。

    然而,到了京城,崇祯却只宣召了袁崇焕一人。

    无奈之下,我只能在驻地焦灼地等待消息,满心的忧虑如汹涌的浪涛,肆意翻涌却无处宣泄。

    每一分每一秒的等待,都似有蝼蚁在心头啃噬,坐立难安,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袁督师在辽东战场的飒爽英姿,又担忧着他此刻独自面对圣意的境况。

    进京之后,京城的大街小巷都在疯传一些耸人听闻的流言。

    说袁督师擅自斩杀毛文龙,那可是手握重兵的东江镇主帅,此等行为无疑是军中大忌。

    更离谱的是,传言还说袁督师和后金暗中勾结,背着朝廷搞秘密和谈。

    这些流言仿若浓重的阴霾,沉甸甸地压在每个心系国事之人的心头,令人几近窒息。

    我心中烦闷到了极点,跟随袁督师多年,我对他的为人再清楚不过。

    他一心只为大明江山稳固,那坚毅如炬的眼神,为边疆日夜操劳而日渐消瘦的身影,无不彰显着他对大明的耿耿忠心。

    这些流言,定是有人蓄意恶意中伤,我决然不信袁督师会叛国投敌,心中对造谣者的行径充满了愤慨与鄙夷。

    正心烦意乱之际,洪承畴府上的家丁匆匆跑来,递上名帖,言辞极为恳切地邀我和三桂过去一叙。

    我对洪承畴在朝堂上的事迹略有耳闻,知晓他在朝中威望颇高,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手腕,在诸多事务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可他突然邀我们,实在令我起疑。

    但又念及眼下局势错综复杂,说不定他真有要事相商,犹豫再三,终是决定赴约。

    三桂听闻邀约,眼睛瞬间瞪得溜圆,里面闪烁着兴奋与贪婪的光芒,嘴角不受控制地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难以掩饰的笑意。

    他急切地搓了搓双手,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兄弟,这可是天大的机会啊!洪大人主动相邀,肯定是看中了咱们的本事,往后飞黄腾达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