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的,不出汗。治疗就得取足三阳经在下肢的穴位,刺出瘀血,然后补足太阴脾经的穴位,让病人出汗。您看,这古人治病,根据不同部位的病症,用不同的穴位和方法,太厉害了。”
老孙(惊讶地瞪大眼):“嘿!还真是。那要是骨头得了寒热病呢,这肯定更严重吧?”
小岳(严肃地点点头,清了清嗓子):“骨寒热者,病无所安,汗注不休,齿未槁,取其少阴于阴股之络;齿已槁,死不治。骨厥亦然。”
老孙(着急地催促):“快说快说,别卖关子了。”
小岳(认真解释):“骨头得了寒热病,人全身都不得劲,汗出个不停。要是牙齿还没枯槁,治疗就取足少阴肾经在大腿内侧的络穴;要是牙齿已经枯槁了,那就是没救了,这病叫骨厥,也是一样的道理。您听听,古人通过观察牙齿判断病情,多有智慧。”
老孙(感慨道):“这中医还真是神秘莫测,一个症状,一个穴位,都有大学问。那还有别的病症吗?”
小岳(兴致勃勃):“当然有啦!您再听听这个,身有所伤,血出多,及中风寒,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惰,取其小腹脐下三结交。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
老孙(无奈地笑):“你呀,就不能一口气说清楚。赶紧的,这又啥意思?”
小岳(加快语速):“就是说人身体受了外伤,出血多,又受了风寒,或者从高处摔下来,四肢没力气,动不了,这病叫体惰。治疗就取小腹脐下的三结交穴,也就是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交会的地方,在脐下三寸的关元穴。您看,中医对这些病症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多详细。”
老孙(好奇地问):“那还有别的吗?我都听入迷了。”
小岳(卖个关子):“那当然,不过今儿个时间有限,咱先说到这儿,下次再接着给您讲剩下的。”
老孙(点头):“行,那咱下次接着聊,我还真挺好奇后面还有啥神奇的内容。”(两人笑着鞠躬下台 )
趣解《寒热病》(下)
角色
1 小岳:逗哏,继续和老孙探讨《灵枢·寒热病》后面的内容。
2 老孙:捧哏,对小岳的解读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