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话)哟,这还睡不好了。
小岳:(手舞足蹈)第三天,少阳经受邪,胸胁疼,还耳朵聋。
老孙:(惊讶)怎么还聋了呢?
小岳:(一本正经)这病邪一步步往里走啊。到了第四天,太阴经受邪,肚子胀得像个鼓,嗓子还干巴得难受。
老孙:(做喝水的动作)那得多喝水。
小岳:(摆摆手)第五天,少阴经受邪,嘴巴干,舌头也干,还老口渴。
老孙:(点头)这是身体缺水了。
小岳:(加重语气)第六天,厥阴经受邪,心里烦躁,还有……(停顿,坏笑)
老孙:(着急)还有什么呀?
小岳:(凑近老孙,小声说)还有那囊缩,您懂吧?
老孙:(嫌弃地推开小岳)去去去,说什么呢!
小岳:(笑着站直)这就是六经传变,老祖宗总结得可太准了。
老孙:(点头)确实是有道理。
小岳:(话锋一转)您知道吗?这治病也有讲究。
老孙:(接话)怎么讲究?
小岳:(模仿医生,拿着扇子当医书)“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老孙:(重复)这什么意思呢?
小岳:(解释)就是说啊,病还没到三天的时候,用发汗的办法就能治好;要是过了三天呢,就得用泄法。
老孙:(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
小岳:(接着说)这病啊,还有预后呢。不是两感于寒的病人,第七天太阳经的病就开始好了,头痛也减轻了。
老孙:(配合)慢慢就好起来了。
小岳:(继续)到第十二天,厥阴经的病也好了,病就全好了。
老孙:(点头)这是好消息。
小岳:(皱着眉头)可要是两感于寒的病人,那就麻烦了。
老孙:(紧张)怎么个麻烦法?
小岳:(夸张地说)第三天,少阳和厥阴同时发病,水都喝不进去,人都昏迷不知道事儿了,第六天就……(做个抹脖子的动作)
老孙:(惊讶)这么严重啊!
小岳:(严肃)所以啊,这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