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暂时避免与德国的直接冲突,赢得宝贵的备战时间。
九天后,也就是1939年9月1日,德军的铁蹄如汹涌的潮水般踏破了波兰的边境。德国军队凭借着先进的军事装备和战术,迅速向波兰境内推进。而苏联红军也紧随其后,按照秘密议定书的划分,进入了属于自己势力范围的地区。两股不同性质的军事力量在布格河畔“胜利会师”,这一奇特的场景让人感到无比的荒诞。
在布列斯特,出现了一幅令人匪夷所思的画面。德军装甲兵与苏军坦克手相互敬着香烟,脸上似乎带着一种和平时期战友间的友好神情。德国着名将领古德里安与苏军将领克里沃申并肩检阅部队,场面看似和谐。两军的军乐队奏响了《国际歌》与《霍斯特·威塞尔之歌》,这两首代表着截然不同意识形态的歌曲交织在一起,仿佛意识形态的鸿沟已被眼前战利品的甜腻所抹平。但实际上,这种表面的和谐只是暂时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二、卡廷森林的沉默证人
当德国和苏联的军队在波兰的土地上肆意驰骋时,波兰的命运已经注定。波兰的秋叶在战火的焚烧下,化为灰烬,而25万波兰战俘的命运也悄然坠入了深渊。
在苏联内务部的劳改营里,波兰军官们在寒冷的环境中,用冻僵的手指抄写着《资本论》。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苏联证明自己对共产主义的忠诚,渴望能够获得生存的机会。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一场巨大的灾难正在悄然降临。
1940年3月5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贝利亚向斯大林呈交了一份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所谓的“危险分子”名单已经被朱笔圈定。这意味着,22万颗鲜活的头颅即将成为这场政治阴谋的牺牲品,他们的鲜血即将染红西伯利亚的冻土。
卡廷森林,这个原本宁静而美丽的地方,却成为了人间炼狱。卡廷森林的屠杀如同一条工业化的流水线,充满了残忍和血腥。波兰战俘们被反绑双手,在恐惧和绝望中被带到指定地点。nkvd特工们冷酷无情地用手枪抵住他们的后脑勺,然后扣动扳机。德制子弹穿透颅骨的声音在隔音室里此起彼伏,仿佛是死神的召唤。
一名波兰少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在日记本上写下了他的最后遗言:“他们让我跪下时,雪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