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俄罗斯风云录 > 第19章 蒸汽战舰敲响的帝国丧钟第2章 锡诺普海啸(2/3)
明是一场残酷的屠杀。双方在技术上的代差,就如同弓箭与燧发枪的较量,有着天壤之别。俄军装备的“轰天雷”(paixhans爆破弹)威力巨大,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巨斧,能在木制船体上轻松地撕出三米宽的裂口。而土耳其舰队发射的实心炮弹,打在俄国战舰的铁甲上,却只能留下几道浅浅的白痕,仿佛是无力的挣扎。纳希莫夫在航海日志里得意地写道:“他们的战舰像核桃壳般裂开,上帝站在蒸汽机这边。”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他对这场胜利的笃定和对蒸汽动力战舰的自豪。

    在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俄国的蒸汽战舰就像是一群钢铁巨兽,在黑海上横冲直撞。它们灵活地穿梭于奥斯曼舰队之间,凭借着先进的动力系统和强大的火力,对土耳其战舰进行着无情的打击。而奥斯曼的风帆战舰则如同待宰的羔羊,在波涛中无助地摇晃着,只能被动地承受着炮弹的攻击。一艘艘战舰在炮火中燃起熊熊大火,浓烟滚滚直冲云霄,海水被鲜血染成了红色,无数的水兵在这场灾难中丧生,他们的惨叫和呼喊声被淹没在炮火声和海浪声中。

    二、血色黄昏与外交地震

    当夕阳的余晖洒在海面上时,原本平静的黑海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棺材铺。一艘艘奥斯曼战舰的残骸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上,有的还在燃烧着,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有的则已经开始下沉,只露出了半截船身。奥斯曼舰队仅存的运输船“塔伊夫号”正开足马力,疯狂地逃向君士坦丁堡。甲板上堆满了三百多个焦黑的伤员,他们痛苦地呻吟着,身上的伤口还在不断地流着血。这些伤员后来成了英法报纸头版的最佳素材,成为了这场残酷海战的见证者。

    《伦敦新闻画报》刊登的版画里,生动地描绘了这惨烈的一幕。戴着圆筒礼帽的记者举着新式相机,在混乱的战场上穿梭拍摄着沉船的景象。远处,蒸汽战舰的烟柱直插云霄,仿佛是这场灾难的象征。这张版画一经刊登,便引起了欧洲各国的轩然大波。

    这场被称为“锡诺普大屠杀”的海战,如同一场强烈的地震,震碎了欧洲的外交天平。拿破仑三世在杜伊勒里宫得知这个消息后,愤怒地摔碎了手中的咖啡杯,大声咆哮道:“俄国人把海军战术变成了屠宰场流水线!”他的眼中充满了对俄国的不满和警惕,意识到俄国的强大海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