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姆林宫张灯结彩,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宫殿内外装饰得金碧辉煌,人们穿着华丽的服饰,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然而,一场激烈的冲突却在这看似祥和的氛围中悄然酝酿。
尼康在克里姆林宫展示新式圣像屏风。画中圣母的右手被改为三指,这一改变在旧派信徒眼中,无疑是对传统信仰的亵渎。旧派大司祭阿瓦库姆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愤怒,他的眼神中燃烧着怒火,仿佛一头被激怒的狮子。他突然冲上前去,掀翻了屏风。在屏风的背面,用焦炭画着尼康的肖像,三指手势被篡改成捏着波兰金币。这一画面仿佛是对尼康改革的辛辣讽刺,暗示着尼康的改革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是为了迎合波兰等外部势力。
“你卖掉了俄罗斯的指纹!”阿瓦库姆悲愤地怒吼。他的声音在宫殿中回荡,充满了愤怒和无奈。当他被卫兵们拖出宫门时,袖中抖落的不是圣经,而是一把顿河哥萨克的弯刀。刀柄缠着羊皮纸,那纸张在寒风中簌簌作响,上面记录着第聂伯河哥萨克营地对新礼仪的诅咒。每一个字都像是带着滚烫的怒火,灼烧着在场每个人的眼睛。这把弯刀和羊皮纸上的诅咒,代表着旧派信徒对尼康改革的强烈反抗,他们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信仰被随意篡改,不愿意看到俄罗斯的传统文化被外来势力所侵蚀。
五、焚经之火
1656 年的寒冬,莫斯科河畔宛如一座被冰雪封印的炼狱。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吹过河面,仿佛要将一切都冻结。河畔竖起的铁架,更像是恶魔张开的血盆大口,散发着阴森恐怖的气息。
旧版经书被无情地堆放在铁架之上,火焰瞬间吞噬了它们。那熊熊燃烧的火焰,映红了整个天空,也映照着老修女玛尔法痛苦的脸庞。浓烟滚滚升腾,染黑了洁白的雪原,仿佛是对这残酷现实的控诉。
老修女玛尔法在人群中瑟瑟发抖,她的眼神中充满了痛苦与不舍。这些旧版经书,对于她来说,不仅仅是书籍,更是她一生的信仰和寄托。她紧紧地握着最后半本《古礼仪指南》,仿佛握着自己的生命。在众人不注意的时候,她将那半本经书塞入一个死婴的襁褓之中。那死婴的小脸苍白如纸,仿佛早已被这残酷的世界夺去了生机。
玛尔法怀着沉重的心情,将襁褓投入冰窟。冰窟中传来沉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