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举动瞬间让原本热闹的场面安静了下来,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身上。
弗拉基米尔坐在主位上,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他缓缓端起一杯掺了蜂蜜的圣餐酒,然后大步走到希腊火盆前,将酒液猛地泼向火盆。刹那间,火焰腾起,炽热的气息扑面而来。他大声说道:“罗斯人的喉咙,容得下基督的血与雷神的蜜!”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仿佛在向所有人宣告罗斯人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传统。
火焰腾起的瞬间,牧首离得太近,胡须不慎被燎焦,他狼狈地往后退了几步,脸上露出尴尬的神情。而周围的贵族们见状,先是一愣,随即哄笑着划起十字。只是他们的手势中,仍隐隐残留着旧教的三角痕迹,这细微的动作反映出他们内心深处对旧信仰的难以割舍。
安娜公主的侍女在密室中,认真地记录着这一切:“大公每夜仍饮蜜酒至醉,却在晨祷时跪碎三块石板——他的虔诚与背叛同样暴烈。”这句话精准地描绘出了弗拉基米尔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在新信仰与旧传统之间徘徊,试图寻找一种平衡。
三、石墙上的博弈
诺夫哥罗德地区爆发了多神教的暴动,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让弗拉基米尔大为震怒。他深知,这场暴动不仅仅是对新信仰的挑战,更是对他统治权威的一次严重威胁。为了迅速镇压这场暴动,他想出了一个独特而又残酷的办法。
他命人将教堂的石料浸入蜂蜜之中,然后对着手下咆哮道:“让新神的墙黏住叛徒的脚!”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新信仰的力量与蜂蜜的黏性结合起来,让那些反抗者无处可逃。然而,在下达这道命令的同时,他又在密令中补充道:“若石墙倒塌,蜂蜜会引来熊群——让野兽替上帝行刑。”这一密令充分显示出他的狠辣与决绝,为了维护新信仰和自己的统治,他不惜动用一切手段。
起义者首领多吉达被抓住后,被残忍地钉在未干的灰泥墙上。很快,蜂群循蜜而来,密密麻麻地落在他的身上。这些蜜蜂如同死神的使者,不断地叮咬着他,没过多久,他就被蛀成了一具白骨。修士在《往年纪事》中写道:“圣徒以奇迹降服异端。”他们试图将这一事件描绘成新信仰的胜利。然而,民间歌谣却传唱:“基督的墙,佩伦的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