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方是正途,你如此聪慧,应该将精力都投入学习之中,这般方能有一番作为。”
杨云心中了然,知道罗孝荣是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文人,乖巧地说:“多谢先生指点。”
眼见杨云这么聪明,罗孝荣不禁起爱才之心,随口问道:
“书读得怎么样了?可有什么疑难之处?”
罗孝荣是县城有名的秀才,若不是时运不济,早中举了,能得到他的指点,不容易。
周仲面上显出一丝尴尬,杨云看看他,又看看罗孝荣,不好意思地说:
“我刚学到《论语》的为证篇,也没有什么疑难之处。”
这不是杨云不想让罗孝荣指点,而是对罗孝荣来说,杨云这种四书都没读完的人,提前得到他的指点,反而会让杨云对四书的理解出现偏差。
“什么?你这个年纪,竟连四书都没读完?”
罗孝荣满脸惊讶地看着杨云,他以为杨云早把基础读完,准备考功名。
接着,他似想到什么,转头看向周仲,难道是这个学生嫉贤妒能,故意压着杨云的进度?
周仲感觉到先生的眼神,苦笑着和罗孝荣解释说:
“先生,不是我教得慢,而是杨云进学晚。他到我学堂上课,还不到一个月。”
罗孝荣恍然大悟,又看看杨云身上的粗布衣衫,猜测是家穷进学晚,勉励道:
“学问之道不问早晚,只要持之以恒即可。罗进,去取一套《孔子集语》赠给杨云。”
杨云没想到罗孝荣会突然赠书,连忙起身相谢,将管家拿来的书收下。
周仲借着这个机会,请教不少学习上的疑难,直到半个时辰后,意犹未尽地起身告辞。
从罗家出来,周仲看着杨云手中的《孔子集语》,眼中闪过一丝羡慕,轻声问道:“杨云,你可知道罗师为什么要送书给你?”
杨云拿起手中的书看一下,封面崭新,书页平展,一看是送人的新书,猜测着说:“可能是先生送一幅画,他以此回礼吧。”
礼尚往来,这算是再基础不过的礼数。
没想到周仲不屑地笑一声,斜着眼睛看着杨云说:“罗师为你的事去找知县大人帮忙,你送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