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钱打动,连连点头。
“没错,我是诚心想请令堂做我们布庄的制衣师傅。”
杨云嗯一声,用商量的口气说:“既然您真想请我娘,那您看这样如何?”
“以后有制衣的活,您派人通知我娘,我娘拿布料回家去做,做好后给您送过来。”
“当然,您说的二十五两工钱,我们不要,只要每件成衣拿个一成利,你觉得能行吗?”
掌柜稍微想一下,觉得杨云的办法确实不错。
有活多给点,没活少给点,布庄完全不会吃亏。
他冲着杨云拱拱手说:“小哥这个办法不错。大嫂,您觉得怎么样?”
姜梅也想赚钱补贴家用,见有两全其美的办法,欢欢喜喜地答应。
“掌柜,我们家在青山村,我姓姜,这是我儿子杨云。”
掌柜脸上满是笑意,冲着姜梅杨云拱拱手。
“姜师傅,杨小哥,咱们这算是定好,进屋喝杯茶吧。”
凭空得一个别具匠心的制衣师傅,掌柜心情好得不得了。
姜梅摇摇头,歉意地看着掌柜说:“我们还有些事要办,不叨扰掌柜。”
“日后要是有活,您派人到青山村通知我即可。”
客套几句,姜梅带着杨云,喜滋滋地从福兴布庄离开。
原本只是想卖布,没想到还找到个零活。
以后有活的时候做衣服,没活的时候织布。
这样能赚更多钱,让儿子更好地读书。
母子两人说说笑笑,来到县城最大的书肆文宝坊。
伙计满脸笑容地迎上来,“二位,想买点什么?”
杨云抬头看一下。
书坊中,笔墨纸砚放得井井有条。
各种书籍整整齐齐摆在书架上,空气中有一股淡淡的墨香,沁人心脾。
他不由自主地压低声音,对伙计说:“我想要买些日常练字用的笔墨纸张,还有一套进学的书本。”
想要科举,字迹工整是基本功。
不然文章写得再好,考官看字写得七扭八拐,会被判落。
伙计整日在书房中跟书生们打交道,猜到,杨云是准备拜师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