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如她预期地平静。
顾承泽已经完成第三轮诱导性情绪改写。
这一次,她不再采取完全清除,而是引导性重构。
通过连续反复的模拟场景植入和情绪反馈调节,将“苏瑾谙”这个名字与“负面情绪”挂钩。
这不是删去记忆,而是让顾承泽相信—
他是记得“苏瑾谙”的,但记得的是她的“冷漠”“控制欲”“情绪病态”“反复作乱”。
医生曾提醒过她,这种做法极度危险,很可能造成认知混乱,甚至反噬。
她只回了三个字。
“值得!”
她不想再冒险。
顾承泽对“她”的留恋太深,哪怕记忆清零十次,他还是能在梦中找到她的影子。
那说明,那份感情早已不依赖于具体的记忆点,而是融入了他的情绪本能。
那就只能从“情绪”下手。
她要让他的本能,也排斥她。
要让他每次梦见那个人,都带着本能的冷漠、抵触、烦躁,甚至憎恶。
她要把苏瑾谙,变成他自己拒绝去爱的人。
只有这样,她才能放心。
顾承泽的状态确实变了。
他不再梦见哭泣,也不再在半夜惊醒。
他甚至开始正常接受林清浅的靠近,也开始逐渐参与公司的新项目,态度一如多年前那个沉静、冷淡、游刃有余的顾承泽。
除了偶尔,在会议中听到“苏”这个姓氏时,眉头会轻微皱一下。
“这个人是谁?”
他问。
助理轻声回答。
“一个独立画家,有过展览,作品和‘归处’系列相关!”
他不动声色地说。
“以后不需要再提这个名字!”
“与我无关!”
他没有愤怒,没有动情,没有任何波动。
那是一种纯粹的厌倦,像是对一个自己曾经不小心走近、现在拼命想要远离的影子。
而那正是林清浅想要的。
她看着顾承泽冷静地签署文件、抬头对媒体说“我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看着他在人前不再闪躲、不再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