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悦萱露出笑容。
但新问题来了。
“我们和外星文明在文化、科技等方面差异大,交流肯定有障碍。”老教授担忧地说。
“没错,得想办法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我认同道。
我再次调用系统能力,搜索全球文化知识找办法。
“或许可以通过图像、符号和简单数学公式建基础沟通体系。”我提议。
大家觉得可行,开始准备相关资料。
与此同时,国际上知道我们和外星文明接触的消息,引起轰动。
各国都要求参与交流。
“我们不能独占和外星文明接触的机会,该和国际社会合作。”林悦萱说。
我考虑后点头:“确实,这是全人类的大事。但要保证合作有序。”
我们和各国科研团队合作,推进和外星文明的交流。
合作中,出现了矛盾和分歧。
“你们这方案太冒险,可能暴露我们弱点。”某国科研代表不满地说。
“我们的方案是深思熟虑的,更利于长期交流。”我方科研人员反驳。
我赶紧调解:“大家目的一样,要相互理解,求同存异。”
经过协商,各方达成共识,继续合作。
随着交流深入,我们对外星文明了解更多。
他们科技水平高,在能源利用、星际航行等方面远超人类。
“要是能和他们技术交流,对人类发展意义重大。”老教授兴奋地说。
但外星文明提出了需求。
“他们想获取地球的生态环境和生物样本信息。”小李汇报。
“这事儿得慎重,不能随便给。”我皱眉道。
我召集团队讨论,权衡利弊。
“一方面,满足他们需求能加深合作;另一方面,要防信息泄露风险。”我说。
最终,我们决定有条件地提供部分信息。
“可以给一些非敏感区域的生态数据,生物样本要严格筛选。”我做了决定。
我们把回复传给外星文明,等他们回应。
这段时间,我压力很大。
每个决策都关系到人类和外星文明的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