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头虽然闹得张扬,梨月在小厨房里倒是很安稳。
没过多一会儿,二门上的小厮抬着着,给锦鑫堂厨房送来几坛黄雀鲊。
说是覃乐瑶娘家送的年礼,听说还是安婕妤从宫里赏的。
宋婶子与秦嬷嬷带着人,当场打开一坛,见果然是江南样式的黄雀鲊。
以京师里的天气,是做不了黄雀鲊的,一看就是江南进贡大内的货色。
安婕妤的叔伯掌管着尚膳监,才会有这样南来的土产赏人。
这样一坛野味,御街南货店都没得卖,不但是奇货可居,还是有价无市。
坛子敞开口放着,里头的香料味道浓郁,还带着甜酒的异香。
梨月围在外边,踮着脚伸着头看,抽着鼻子使劲儿闻那鲜香气味儿。
送雀鲊来的小厮,还不住口的夸赞覃乐瑶细心。
“自从过完了年,国公爷公务繁琐,一直吃不好睡不好,身上乏的要命。今早临上衙门,就说想吃个雀鲊做小菜,说是咸津津的下饭有味儿。覃奶奶怕外头买的不合口,忙不迭让覃家舅爷送来了。还说正好多做些,府里都尝尝。到底是燕宜院奶奶细心,这点小事都想着。”
果然国公爷嘴里够刁的,亏他怎么想起来的,要吃这个东西。
一共送来了八坛,当下拿三坛给鹤寿堂小厨房。
二房三房的小厨房,与凤澜院厨房各送一坛。
正在忙忙碌碌收拾雀鲊坛子,就听厨房院门口,有人笑嘻嘻唤秦嬷嬷。
燕宜轩的采初与玉真阁的妙童,两个都穿青缎灰鼠袄,手拉手走来。
这些日子管事房正忙着采买宁大小姐嫁妆,账目都从覃乐瑶手里过。
自然有许多琐事要私下里商议,她们二人常在玉真阁院里闲坐。
说句实在话,覃乐瑶嫁给兄长为妾,宁大小姐本是满心的气愤。
可惜是哥哥执意如此,她也没法反对,就算说了也没人听她的。
自从覃乐瑶嫁到宁家,从腊月到正月,宁大小姐心里都在闹别扭。
宁大小姐没有好脸色,覃乐瑶也生气她不理自己。
因此平日就算是遇见,俩人都堵着气,你不理我我不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