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们见多了这个,知道是屁用没有的东西,让下人随手拿去。
宁家小姐们都读过书,看得出是牵强附会而已,也都没理会。
唯有沈氏如获至宝,因这里头的故事,与自己学的东西对上了。
比如数米粒念佛这桩事,书里就有明确记载,何昭仪在宫里也数。
梨月做午膳时才烧了一本,下午就发现厨房里还有十来本。
她倒是可惜了这么好的纸,没人看的话就只能烧火用了。
没事做的时候,随手拿了一本,又耐着性子翻了几页。
莲蓉见她在看书,忙好奇的凑上来,探头东问西问。
“这书写的是啥?是宫里娘娘们的故事?有咱们听说过的娘娘吗?”
书目上写着好些名头,什么太姒庄姜文德皇后,梨月都是半懂不懂。
好些复杂的字她也不认得,好容易翻到最后,才发现真有熟人的故事。
这些字还算简单,她指着勉强念了一段:
“……昭仪何氏,温婉和顺侍君谨慎,生育皇子亲身教育。常言母慈子孝亲身规范,皇子敏而好学聪颖非常。
“昭仪于内宫中,膳食清淡自持,女官内侍无不称颂贤德。每用膳之先,数米于钵高诵佛号,祈祷圣寿皇恩,念国运兴隆……”
这一篇有好几页纸,密密麻麻写的都是何昭仪。
“素面端庄不饰金玉”“麻衣布帛裙不曳地”“过午不食不用荤腥”“内言不出外言不入”,总之是“堪比古之贤后,有明德文德皇后垂范”。
虽然这些字都认识,可意思梨月却不太懂。
大概就是夸昭仪娘娘母子俩都是好人,平时衣食俭朴之类。
“啥意思啊?”
莲蓉不识字,偏还好奇的很,厨房里好些婆子见她们念书,也围过来听。
“这话就是说:何昭仪娘娘吃饭前,要数着米粒儿念佛,为万岁爷与九州万方祈祷,是后妃贤惠的榜样。大概是这个意思,我识字也不算多。”
梨月简单的解释两句,抬头对大伙儿笑了笑。
“怨不得大奶奶要念米佛,原来根子在这里呢!”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拍着大腿恍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