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
自古北边冬至有吃肉饺儿的习惯。京师有民谚,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无人管。这碗肉饺儿不但要全家同吃,还要祭祀时供在祖宗祭桌上。
依着南边的习俗,冬至这日要吃汤圆,以求阖家团圆添岁。且江南还有习俗,冬至当天要做赤豆糯米饭,家人吃了好防灾辟祸。
因此锦鑫堂小厨房里,把这些样都预备上了。
做肉饺面皮的麦粉筛的细细白白,糯米也都舂皮磨碎捡干净了。
做饺馅的肉臊子与做汤圆芯儿的糖馅,有好些种类,只等冬至早上做。
偏是头天黄昏时分,天色便阴沉沉的,还星星点点飘起雪来。
待到冬至正日,只见雪花纷纷扬扬,满地银装素裹,如琉璃水晶世界。
梨月清晨披着棉袄挑开窗缝,就觉凉丝丝雪花直钻进鼻里。
冬至当天要穿新衣,她裹了两身新棉袄,生怕冻着自己。
正用牙粉青盐刷牙呢,秋盈已经在砰砰砸门。
“小月,快出来!太太院里的蜡梅花开了!大小姐来赏梅花了!”
锦鑫堂里有十来株胭脂腊梅,此刻迎着雪开得正盛。
一株株凌霜冒雪,盘枝虬结,幽香暗暗,隐隐如血
白雪红梅映照,好不玲珑剔透艳丽可爱。
满院丫鬟婆子都围着欣赏赞叹。
宁夫人母女也在廊下玩赏。宁大小姐穿着大红羽纱狐皮鹤氅,踏着嵌金绣云纹羊皮靴,打扮的粉妆玉琢。
梨月在雪中眯着眼睛看,觉得她比梅花都夺目。
院里的大丫鬟们,都穿灰鼠皮袄风毛卧兔儿,拿雪帚花瓣上的净雪。
梨月和秋盈这些丫鬟,裹着厚厚的棉衣大袄,人手一个雪花瓷瓮。
每年初雪时,宁大小姐都要收集梅花上的雪水。
听闻这雪水带着梅花清香,烹炖江南雀舌芽茶最好。
另外还可用来炮制上等熏香,雪梅味的香粉唤作雪中春信。
一大群丫鬟跟着扫雪,才收了两小瓮腊梅花水。
宁大小姐亲自烹茶给母亲,又让人发了许多赏钱吃食下去。
因是冬至大节院里没规矩,小丫鬟们都在红梅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