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这么赶了。
秋盈让梨月把糕放在炕桌上,打算缝完前襟才去吃。
“今年冷的早,赶着把棉衣裳做出来,别等要穿的时候着急。我这件快做好了,过两日给环环做。你做了棉衣裳没有?”
九月份已经有些冷,梨月还穿着夹衣,只在外头罩了件披袄。
她买了两斤新棉花,请了干姐姐彩雯帮忙做棉衣,过几天就能做好了。
以前宁夫人掌家时,哪怕是粗使小丫鬟,棉衣也是针线房给做。
虽说有些粗针大线,但布料棉花都是好的,御寒保暖没问题。
现在沈氏掌家,听从林大嬷嬷馊主意,只发布料棉花,衣裳让自己做。
梨月这样三等小丫鬟,每人发八尺布料五两棉花。
到手的布料只有六尺多,棉花都是干巴旧的,也不知谁从中贪了。
幸亏她攒钱手头宽,舍得买一钱银一斤的好棉花与绒布。
那些没钱的穷丫鬟婆子,只这点衣料真是别叫过冬。
秋盈这布料棉花,一看也是外头买的。
她手头也攒了些钱,做衣裳还是舍得的。
“先是克扣吃食,再是克扣衣料,现在连柴炭都克扣,这还让不让人过日子了?”
秋盈手里拈着针线,紧紧皱着眉头。
克扣柴炭的事梨月还不知晓,她好歹在厨房院,柴火一直不缺。
“我们玉真阁现在用的柴炭,都是大小姐派老嬷嬷,去府外头现买的!现在全府里只有鹤寿堂老太太屋里有炭,旁人房里连半块炭火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