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采礼上的热闹,梨月是半点没看见。
她一直在灶房摆弄油盐酱醋,筛选花椒大料桂皮香叶。
忙完晚饭就坐在树下挑选干香叶,旁边还堆着小山似得花椒,
这些花椒已经筛完,却被秦嬷嬷骂了一顿,丢回来让她重新筛。
孙小玉和莲蓉吃完饭就不罚站了,可梨月罚的活儿却还没做完。
打架闹事的是别人,吃瓜落儿的却罚得最重。
还想着抽空回去取行李,结果连喘口气的时辰都没有。
对着橙红色的初秋夕阳,梨月长长叹了口气。
“小月?忙不忙?”
幸亏秋盈有良心,傍晚时扛着大包袱,帮她送过来了。
昨晚梨月走时,她还哭丧着脸生气,今天就阴天转晴天儿了。
见这院里人不多,她悄悄拖板凳坐对面,从袖里掏出瓜籽儿。
“没去鹤寿堂看热闹?老太太用抬盒给临江侯府送银子,谁能想得到?”
真是哪里有热闹哪里就有她,梨月无奈摇头。
其实这事儿她想到了,只是嘴里没敢说。
老太太对临江侯府,绝不会撒手不管,私下贴补是早晚的事。
平日总听人说,女人出嫁后,娘家是唯一靠山。
哪怕没了父母支撑,也要靠娘家兄弟撑腰。
勋贵内宅的女眷,也总把这话挂在嘴边上,耳朵都听出茧子来。
宁老太君七十多岁,所以能在府里熬成老祖宗,全凭娘家临江侯府出力。
梨月刚入府时,曾听老婆子说过陈年往事。
宁老太君与丈夫宁太国公,因为姬妾一直不和睦。
有个云姨娘极得宠,她女儿后来宁淑妃,从小是父亲掌上明珠。
夫妻两个为云氏,三天两头吵闹,全无半点夫妻情分。
后来云氏盛年早死,宁太国公归咎嫡妻狠毒之过。
为了此事还要休妻和离,罪名是嫡妻嫉妒,连遣妻文书都写出来了。
幸亏是宁老太君兄长,老临江侯替妹子出头来讲理。
又花大钱让御史言官们上奏,要弹劾宁太国公宠妾灭妻。
最后更是抬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