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鹤寿堂老太太动怒,宁二小姐闹得没脸。
如今她的亲事,宁夫人已经不管了,任凭宁元竣或宁老太君的心意行事。
依照宁元竣的意思,自是与晋州荣国府结亲,因为往后许多事用着荣家。
可宁老太君抵死不同意,定要与临江侯何家亲上做亲。
昨夜就是为了此事,祖孙两个险些说僵,最终也没定出个章程。
倒是不曾想到,荣国公看中宁家,书信往来两次,就把小儿子派来了。
一家有女百家求,宁二小姐虽闹出了糊涂事,到底还是不愁嫁。
晋州荣国府的三郎,亲自押运着礼物,昨天就到了京师。
在馆驿里歇了一夜,大清早就收拾周正,拿着帖子上门来了。
连宁元竣都没想到,荣家人来的这么快,只打了个措手不及。
忙在内室换了蟒缎官袍,带着手下随从,亲自去大门迎接。
荣三郎这一行人鲜衣怒马,连抬盒的小厮都是凉鞋净袜。
少说也有十来匹高头大马跟随,各色礼物抬了几十盒子。
宁国府门口热热闹闹下马,与宁元竣相互行了礼,迎进书房里款待。
府里的丫鬟婆子,都知这位荣家三公子,是国公爷意属的妹夫。
因此凤澜院院子门口,抄手游廊两边儿,就有不少人围着观看。
梨月与秋盈同着范婆子她们,自是要挤在角门口看新鲜儿。
远远看着个少年郎君,一副清瘦高挑身量,与国公爷倒是差不离。
可走到跟前,众人看清楚了,不禁可惜他相貌实在普通了些。
这等五官最多只能说是端正,离俊秀二字差得远了。
京师繁华富庶之地,从不缺相貌堂堂的公子哥儿。
且不说别家的王孙公子,就是宁国府里的爷们,相貌就个个不差。
可眼前这位荣三郎,虽然年纪轻轻,顶多不过二十岁。
却生得黢黑一张脸儿,显得整个人都粗糙不少,没有半分斯文气度。
前看后看都是个赳赳武夫,与京师里常见的翩翩佳公子不可同日而语
“生得黑炭似得,活脱脱是个小包公,和戏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