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不知该如何反抗。
想起庶出三妹妹,有生母钱姨娘在照应,比自己强上百倍。
宁二小姐就哀叹生母早逝,使自己落到今天的下场。
她感怀生母的恩情,就在正房里,供了亲生姨娘的神主牌位。
每日早晚焚香祭祀哭泣,恨不得跟亲娘去了才好。
身边教引嬷嬷一看,立刻跑去锦鑫堂回禀宁夫人。
宁夫人听说这事儿,脸上虽不动声色,心中是彻底冷了。
前阵子宁二小姐闹事,宁夫人就已经断了母女情分。
庶女突然哭祭生母,就是摆明与嫡母结仇。
宁夫人执掌府里中馈几十年,岂肯让个小庶女闹起事来?
她将儿子宁元竣唤进锦鑫堂,正式提起宁二小姐的婚事。
宁夫人只淡然提了句二丫头性子古怪,不好嫁给京师豪门。
京内女眷常有聚会宫宴,以宁二的脾气,只怕得罪亲戚外人。
言下之意就是要将宁二小姐远远的打发,往后都少回京师。
宁元竣依着宁夫人意思,就择定了世英国公庶出三子,作为未来的妹夫。
那英国公也是勋贵世家,祖孙世守西疆关隘,三年才回京述职一次。
他的家眷都在晋州原籍居住,在当地也是个豪门望族。
英国公现有三子,长媳是武将之女,次媳贵为郡主。
只有三子是庶出,性子极为纨绔不肖。
耽搁到二十岁及冠,还没寻着个门当户对的正妻。
这荣三郎在原籍顽劣不堪,家里想寻婚事约束,又高不成低不就。
这才托出不少亲朋好友,四处保媒说亲。
京师里的世家贵女,听说他家三郎是庶子,已有些不乐意。
再听说是纨绔膏粱子弟,二十出头房里就不干净,更是忙不迭推辞。
因此虽说荣国公高门显贵,他这小儿子的婚事也不甚顺利。
宁元竣接到这门亲事时,却另有一番想法。
荣国公世代镇守西疆,虽不似当年老宁国公手握重兵,势力也不容小觑。
将来对北狄开战,少不得他家势力辅佐,结这门亲家是有益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