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三伏天,也得守灶火烟熏火撩。
梨月六岁就敢踩高凳上灶,心中自有冷暖,不在乎这些烦难。
她高挽着袖子,永远冲在最前头。
一时菜肴都做齐了,用四个描金食盒装好,传膳丫鬟就来了。
听说国公爷来用晚膳,连传膳丫鬟都新衣新鞋,簪花涂粉打扮起来。
与这些罗衣纱裙儿俏丫鬟相比,下了灶的梨月像条出水小泥鳅。
她双手叉着腰,站在院子里头吹风。
额前碎发沾在头上,竹布衫裤都汗透了。
就在这时候,凤澜院门口,来了个长身玉立的身影。
宁元竣脱了官袍,穿一袭熟罗长袍,腰间束着五色丝绦。
行走如玉树临风,抬腿迈进门槛,径直朝正房走去。
沈氏带着丫鬟,站在廊下迎着,屈膝行了礼数。
先送一盏雪泡缩脾饮,除烦渴消除暑毒,才将夫君迎进房。
小夫妻在偏厅用膳,跟随的小厮二顺,就跑到厨房院儿讨饮子。
“小月姐,有凉水赏我一瓯儿,我又渴又饿哩!”
梨月怎好打发他喝凉水,忙把剩的蜜煎梅汤用井水湃冷,给他喝了两盏。
忙完了主子晚膳,灶上正做下人饭食。
范婆子用碎肉加豆酱,姜末椒末等香料,煎了一大盆猪肉卤。
梨月在热汤锅旁边抻面,做了井水冷淘。
少时冷水面端上桌,各人拿箸儿捞面,自加肉卤、蒜汁拌匀了吃。
长桌儿正中还有十来根生脆黄瓜,嚼着清甜爽口。
二顺也不客气,捞了一大碗面,多舀肉卤与蒜汁,筷子胡乱搅两下,风卷残云就是一碗。
旁人还没吃一两碗,他独个就吃了半桶面。
因这二顺是国公爷小厮,有谁敢奚落他?
梨月看他吃着顺口,忙跑过去赔笑。
“二顺哥,你放量多吃,面还有好些。”
二顺咽了嘴里的,这才有点不好意思。
“面条抻的好,又劲道又匀净。我原本是不饿哩,若要饿的时候,再吃它两碗都使得!”
见范婆子等在旁都笑,他才撂下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