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银子一支。
若是买这种,每日涂涂脸儿,就得花一两多银子。
一个两个捡了金元宝似得,梨月看着都疑惑。
私下打听过,才知晓她们都买了胡椒,手上赚了些钱。
胡椒已经涨到六两多一斤,别的人她不晓得,凤澜院几乎人人都买。
秋盈深恨卖早了,每天一睁眼,就念叨少赚了一百两。
好在她胆子小,有钱也不敢再买,生怕哪天赔了。
她和环环就接了活儿,帮人排队买卖胡椒,每趟收三钱银子。
那些脱不开身的丫鬟婆子,都拿着钱来使唤她。
秋盈会算账,假么假事出去排队,悄悄左手倒右手,再赚几两差价儿。
连忙了好几天,她们才歇下来。
“今天跌价儿,五两五一斤了。”秋盈嗑着瓜子闲聊。
这么多天头次跌价,梨月抬头看她。
“前天上午跌两钱儿,下午涨回去。今日跌的多,没再涨。”
小茶房没人,秋盈拿三两碎银,塞在梨月荷包里。
“今晚上你做饭。环环想吃烧蹄子。”
这个小刁嘴子,她不说自己想吃,还推别人。
这些天赚钱,几个人都吃圆了,显得白白胖胖。
猪蹄子糟了好几天,梨月也正想尝尝,就让她俩去小灶房烧火。
今天是阴天落雨,廊下散了许多花瓣嫩叶。
梨月炖了一壶甘蔗甜汤,预备沈氏晚膳后喝。
木盆里泡着甘草与菊花菜,还有一大把蒌蒿菜。
梨月和范婆子商议,晚膳做菊苗煎与蒌蒿菜蛤蜊。
菊苗嫩头焯水,混着山药粉与甘草汤做面衣,热油煎成饼团儿。
山药软糯菊苗清香,很有林间风韵。
蒌蒿也是春日时鲜,水烫杀青后,与蛤蜊白肉一起爆炒,用盐醋提味。
蒿香浓郁沁人,蛤蜊鲜香弹牙。
这俩道菜端上去,任凭你再风雅矫情,都挑不出错处来。
这是梨月在家宴上学的,撤盘子的时候偷尝了一口。
油盐醋椒酒都还普通,只可惜用酱调味,颜色深了些。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