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喝了两口,点头笑了笑,她出身书香世家,这东西自然见过。
“这是早年间御膳房传出来的汤。拿干梅花泡水合面,用模子印出梅花样的面皮儿来,终究还要靠好汤提味儿。没什么稀奇,夫君喜欢就好。”
世子又喝几口,命芷清将做汤的人唤来。
沈氏早看见梨月站在远处,轻声告诉芷清道:“只唤曹婶儿罢了。”
这意思便是不许梨月回话。
芷清颔首应了,只引了曹大婶过去,梨月依旧站在远处。
梅花汤饼里的面片儿,是白梅花与檀香粉水和面,汤底则是新鲜鸡。梅花与檀香带来花香气,不苦不涩平添风雅,鸡汤则是极致鲜甜。
梨月自信,梅花汤饼无论是口味还是应景儿,都比白梅粥强百倍。
这场若是考校,她一定能胜。
曹大婶给世子与沈氏请了安,只说梅花汤饼是梨月做的。
“小月虽只十二岁,炖汤炖茶手艺都好。上午太太派人说,让往澹宁书斋派几个人。我就想回了小姐,让小月掌茶炉,环环秋盈打杂,轮班使唤。”
世子听梨月的名字,知道是玉墨提过小丫鬟,就要点头答应。
谁知沈氏拦住曹大婶道:“这事曹婶子该来回我,不能擅自主张。”
她说的极轻巧,可曹大婶一听,就知道要坏,低头不发一语。
沈氏见她知畏惧,这才细声细语道:“母亲担心书斋少人服侍,才让多拨几个人。需捡勤谨老实的拨过去,不可派些淘气儿的丫鬟子。小月几个人,听说在厨房惯会调皮,书房里如何使得?还有书斋的玉墨,也不过是个十来岁丫鬟子,哪能照应夫君周全?”
世子喝了半盏梅花汤,心情才松快些,听沈氏这一篇话,满心的不耐烦。
“母亲随口一说,你觉得不如意就罢了。曹婶子是小厨房掌勺的,这些事不必说她,让她下去吧。”
沈氏见世子嫌麻烦并未反驳,抿嘴一笑趁势开口:
“澹宁书斋虽归凤澜院管,论起来也是个独院儿。夫君常常读书歇卧之处,用人上不可轻忽。玉墨虽是一等,可究竟是个丫头,担不起管事责任。妾身早想好了,安排个办事老练的嬷嬷,去书斋服侍夫君、调理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