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种营养配比凝块中的“a”去除,想看看多头绒泡菌这次会如何选择营养凝块。
结果是,多头绒泡菌一下吞噬两种营养凝块,而不是第一次实验中的一种。
安博士发现这种现象之后非常激动,并记录下来新两种营养凝块的成分,并将其分为蛋白质成分更高于a的“b”和糖分成分更高于a的“c”。
安博士很快地将b与c混合后进行检测,结果确实十分令人惊讶,因为“b”、“c”混合之后的蛋白质与糖分的配比跟“a”一模一样。
这就说明多头绒泡菌是非常懂得搭配营养,还会通过某种不知名的计算方式计算出需要在实验室里精细操作才能做到的结果。
营养需求要大脑控制和胃的配合,但多头绒泡菌只是单细胞生物,它既没有大脑又没有胃,那它又是如何计算出最优的营养配比的呢?
难道一坨黏菌也有智慧?
安博士思考到这里便是感到惊悚,但是好奇使得她将实验继续做下去。
为了更好的了解多头绒泡菌,安博士果断地将研究方向从“营养研究学”更改为“行为研究学”。
新的实验重新开始,安博士将其命名为“迷宫实验”!
安博士将多头绒泡菌和“a”分别放置在迷宫的入口和出口,多头绒泡菌便会伸展自己的细胞质,就像是游戏动画里的触手怪一般,覆盖住整个迷宫。
然后多头绒泡菌便会缩回其它的部分只留下最短的路径,这样便可在耗费能量最少的同时得到营养物质。
新结论:“在出口上放置食物,多头绒泡菌会迅速的从入口进入然后排查出无效路径,保留最短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