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杨柳笑眯眯的拎着一条大鱼进院,胡婶子顿时愣了。
“小杨知青,你这是——”
“我给胡婶儿送鱼来了!”
“哎哟哟,小杨知青这心里就是惦记着我,也不枉我有什么事都也想着小杨知青。”
胡婶子笑眯眯的接过大鱼,稀罕的不得了。
她家儿子向来不喜欢上树掏鸟下河摸鱼这些事,除了侍弄庄稼就是在家里边编筐编篓,和他爹一个德性。
胡婶子也听人说,今天小东河边有人捉鱼,她当时还怂恿儿子过去呢。
可她儿子当时咋说来着?
“娘,我可怕掉水里淹死,有那功夫还不如多编两个土篮子,留着家里用。”
胡婶子那个气呀!
多编几个土篮子有啥用?
家里的土篮子多的都快装不下了,还不如弄条鱼给全家打打牙祭呢。
如今看见小杨知青给自己送条大鱼,胡婶子说话声音都哽咽了。
她是真心感动了。
见儿子从后院抱了一捆荆条过来,连忙叫住儿子。
“你快过来!小杨知青给咱们送鱼来了,快过来谢谢小杨知青。”
不对!胡婶子灵光一现,她和小杨知青可是论姐妹的,自己儿子咋还能叫小杨知青呢?
“不对!你得叫小杨小姨才对!”
小姨?
在自家老娘淫威和小杨知青乐不可支的眼神之下,胡家老大被逼无奈,几乎是用哭腔说出的一句话。
“谢谢小杨小姨!”
杨柳快速告别胡婶子,她怕自己再待下去会笑出声。
就这么一进一出,她就多出来一个比自己还大的外甥?
杨柳拐了个弯,去了一趟二太奶家。
那小老太太,别看平时嫌弃这嫌弃那的,可但凡有个啥好东西,都会揣一把带给杨柳。
就连家里山楂熟了,还不忘招呼杨柳去吃呢。
如今杨柳有了好东西,当然也得投桃报李。
二太奶的反应比胡婶子的还要大,呲着缺了牙的一张嘴,脸上都要笑出花来了。
杨柳的最后一站,自然是知青院。
杨柳到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