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京城的火光在身后凝成血色晚霞,赵云的白马踏碎冰河,八岁的公孙续被貂裘裹成雪团,唯有那双攥紧缰绳的小手泄露着惊惶。龙胆枪尖挑飞三支追箭,枪杆传来的震颤让赵云蹙眉,袁绍的白狼骑换了新制的三棱箭簇。
\"赵将军!巽位!\"
枯树后闪出个戴斗笠的樵夫,蓑衣下露出半截青铜鱼符。赵云毫不迟疑勒马转向,白马刚冲入山坳,崖顶便滚下无数檑木,将追兵截在隘口外。
\"幽州暗卫第三队,奉军师令在此接应。\"樵夫掀开斗笠,竟是当年洛阳城的酒楼掌柜周焕。他解下腰间皮囊抛给赵云,\"无需换马,前方三十里还有三处暗桩。\"
白银玉狮子喷着白雾不肯离去,赵云抚过它颈侧箭创,将公孙续托付给周焕:\"带少主换乘青骢马,你走震位水路。\"
\"诺!\"周焕吹响骨哨,冰河下竟浮起羊皮筏。公孙续的呜咽被浪声淹没前,赵云将七星剑塞进他怀中:\"握紧你父亲的魂。\"
第二匹快马自雪林窜出,通体漆黑的辽东骏马鞍上挂着浸油麻布。赵云刚翻身上马,西南方突然亮起三簇绿色狼烟,那是袁军包抄的讯号。
\"将军走离位官道!\"卖炭翁打扮的暗卫从煤车底抽出陌刀,\"我等在此断后!\"
龙胆枪挑开伪装成柴堆的草料,露出底下反钉着铁刺的绊马索。
赵云策马掠过时,听见身后传来战马悲鸣与人体坠地的闷响。这些潜伏数年的暗桩,用性命为逃亡铺出百里生路。
第三处接应点在破庙残垣。白袍浸透褚色血渍,每滴皆映着袁军箭簇寒光。暗卫伪装的老妪递来豁口陶碗,浑浊的粟米粥底藏着蜡丸密信。
\"青州徐盛率两百轻骑抵琅琊,沿途七座烽燧皆换泰山旗。\"赵云捏碎蜡丸,程昱的字迹混着当归气息浮现。信末鬼火勾勒的幽州堪舆图上,代表接应点的青龙纹正在向渤海湾收缩。
\"将军,敌军追来!\"暗卫老妪嘶声示警,话音未落,庙外雪林已响起白狼骑特有的铁哨声。
赵云剑鸣清越如塞北鹰唳。
十名白狼骑破门刹那,龙胆枪化作银蟒绞碎三柄环首刀,枪杆横扫时迸发龙吟,竟将敌骑连人带甲拍进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