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锋。
八百流民赤脚踏着《夯土令》的节拍跃上祭坛,他们手中的石杵缠着红绸,每一下重击都震落松针间的晨露。昔年面黄肌瘦的饥民,如今筋肉虬结如老树盘根。
蔡邕的白须在风中乱颤。老人颤巍巍抚过弟子捧来的漆盒,盒中《熹平石经》残片与泰山新刻的活字铜模并列,裂痕处用金丝细细嵌补。\"使君当真要将这些典籍公之于众?\"他望向祭坛中央的刘备,声音哽咽。
\"天下学问当归天下人。\"刘备解下腰间玉珏掷入铜鼎,螭纹在烈焰中映出万千蒙童捧读的身影,\"烦请蔡公为今日盛典题字。\"
松烟墨香倏然弥漫,蔡邕执三丈巨笔凌空挥毫。墨迹未干的\"民为天\"三字浮于虚空,琅琊盐工掌心的茧纹为撇捺,青州农妇指节的裂痕作钩点,下邳匠人拇指的烫疤化竖提。
\"好!好!好!\"孔融击节长叹,广袖扫落案头茶盏。瓷片碎裂声里,七十二名蒙童齐诵新编的《节气农谚》,脆生生的童音惊起檐角铜铃:
\"立春耒耜动,惊蛰铁犁忙。
芒种不歇晌,处暑谷满仓。\"
江东席间忽起清越琴音。周瑜振袖推开案几,宝琴七弦映着朝阳泛起血光:\"久闻泰山蒙学堂重"六艺",瑜不才,愿以剑舞助兴!\"
干将剑应声出鞘,寒芒掠过荆州使者伊籍的幞头,斩落一缕灰发钉入\"民为天\"的\"天\"字顶端。
满场哗然中,鲁肃捧出锦盒朗笑:\"伯符将军特献吴越剑器百柄,恭贺使君革新教化。\"他指尖拂过盒中寒芒,\"只是不知这"民"字当头之剑,可能斩断淮水烽烟?\"
\"斩不断烽烟,却能护住炊烟。\"展昭的白衣自星轨图中踏出,裂纹瞳孔映出剑身暗纹,\"就像公瑾的琴音。\"他广袖轻振,周瑜剑尖挑落的发丝突然燃起幽蓝星火,\"既能破曹军艨艟,亦能谱《广陵散》遗韵。\"
荀彧起身斟满杜康酒,月白深衣扫过袁绍使团席位:\"文若代曹公献司隶新麦千斛。另有一问。\"酒樽重重磕在\"兖州\"方位,\"使君的"民",可能容得下长安饿殍?\"
狂风骤起,祭坛四周的琉璃灯齐齐暗了一瞬。